「955·物美江淮」长丰县的小豆饼
今天的《物美江海》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长丰县的小豆饼。有句古话说:“腊月忙,忙腊月,进了腊月就过年”。进入农历腊月,这时候农事已“闲”,人们可以腾出手来,不亦乐乎地忙年货,除杀鸡、宰猪之外,那就是摊豆饼了。长丰县邵集村73岁的邵业轮老人,60载坚守制作豆饼,用传统手艺为当地带来缕缕豆饼香。小小豆饼不仅给村民带来一定收益,还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道美味。
在长丰县罗塘乡邵集村,老人邵业轮正在对打碎的豇豆去皮 这也是制作好品质豆饼的重要一环。邵业轮制作豆饼选用是个大饱满的上等豇豆,经过机械打半碎后,倒入大缸中用水浸泡,待豆子“吃”饱了水,个个变软,豆皮变松,再用漏勺反复搅拌,加速豆皮脱落,并用竹制的漏勺把皮滤掉,直至豇豆皮捞净。
罗塘乡邵集村村民 邵业轮:“不去皮,人吃口感不好,有杂质做出来的豆饼好散。”
去完皮的豆子,经过豆浆机三次的来回打磨后变成豆浆。邵大爷说,老早以前,全是石磨反复磨,味道更好。如今随着需求量增大,就用机械代替了。磨好的豆浆,再经过调制,就可以上锅摊饼了。
调试好的豆浆,放进特制的四嘴容器内,用手均匀地摊在圆形平底的铁锅上,不到十秒,几十枚铜钱状豆饼即可成形。经过几分钟的温火烧制后,一锅满鼻豆香,颜色纯正的豆饼就出锅了。同村村民杨友丽隔三差五就来购买豆饼,她说,青椒炒豆饼、油炸黄金豆饼、牛肉粉丝豆饼汤都是家里人经常吃的美味。
邵业轮老两口,每天夜里12点起床开始摊豆饼,邵大爷掌勺来摊,老伴晋玉兰在灶下生火,一天能摊100斤左右的豆饼,每斤价格3.5元。由于他家摊的豆饼口感好,每天市场都不够卖。
邵业轮今年73岁,从1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豆饼制作,至今已60载。成家后,他不仅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也为乡村增添了一道特色美味。如今,随着年事已,邵业轮希望有人能继承这门传统老手艺。
内容来源:安徽绿色之声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