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源镇(这里就是“灞河源”?轻轻松松就能抵达,有古道,还能登秦岭大梁)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灞河也许是西安名字最霸气的一条河了。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为纪念战功,便把滋水改名为霸水,后来逐渐演变为“灞河”。



灞河发源于秦岭大山深处的“灞源镇”。前几天,我和家人自驾到了蓝田县灞源镇,特意探访了“灞河源”,意外发现,灞河源头非常平易近人,即使三岁小孩、七旬老人也可以走到源头,探看河源处的神秘风景。



“灞河源”在灞源镇一个名叫“青坪村”的地方。

灞河上游有三条河流,分别为发源于箭峪岭的“北川水”、发源于龙凤山的“东川水”,和发源于木家台的“南川水”。

其中,东川水和北川水都被认为是“灞河源”,但因为“东川水”比“北川水”长06公里,沿着小道往前走,半小时便能走到。这条路环山而行,修在半山腰,下面便是北川水的河谷,被冲刷得很深。



路是土石路,约一米来宽,非常原始,通往烟雾蒙蒙的山峡之间。我们往山里走的时候,很多游客三五成群地从山里往外走,他们两手空空,既不背包,也不带水,有的还抱着宠物,应该都是住在青坪村农家乐的游客,完成了晨间散步返程了。

这条路就是过去的“灞源古道”。



“灞源古道”不是一条官方驿道,不见于官方记载,但在明清至民国时期,这条道路商旅往来繁忙。灞源镇本身就在商洛商州、洛南、渭南、华州和西安蓝田交界处,这里西通蓝田,北通渭南,东通洛南乃至河南,虽在山里,却四通八达。

“灞源古道”便是连通灞源镇与渭南地区的一条“捷径”,其起始于青坪村,越过海拔2149米的箭峪岭,可达清峪口,经厚镇可去渭南,经许庙可达蓝田县城。曾经,这条道上骡马、挑夫往来不息,而箭峪岭下的青坪村则是古道上热闹的驿站。



而今,骡马挑夫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这些游客,古道还是热热闹闹,青坪村也从脚夫骡马的歇脚驿站,变成了旅游驿站。



沿这条路走约七八百米,就到了水边。可惜今年天气干旱,灞河源的河道竟然也干得没有水了。偶尔的一洼水从石头下面冒出来,显得格外珍贵。路贴河而行,变成了更原始风味的石头路,如果是有水的年份,这条路风景一定美。



再往前两三百米,就真置身于山谷的包围之中了。路分两条,一条向前平行,通往“黑龙潭”。一条向上攀登,通往“箭峪岭”,听说登顶需要四五个小时。



水也开始多起来了,溪流从茂密植被中潺潺而出,爬过石头,跌入浅潭,清澈冰凉,潺湲不息。



路成了新开辟的沙土路,继续往前走500米,山谷变得幽闭,头顶树木交错,山雨欲来,林间光线昏暗。前方那看似岩石闭合处,便是神秘“黑龙潭”所在。



担心下雨,带着焦灼的心情快步奔向黑龙潭。第一眼看到一个小小的圆水潭,发乌的绿水,上面还飘着掉落的树叶,有些失望——这就是“黑龙潭”?



却见潭水深处还有一个水潭,有瀑布奔泻。



旁边石头上有窄台阶,一侧贴着山壁,一侧紧邻潭水。冒着掉入潭水的危险,小心翼翼爬上台阶,上方又见一道瀑布从狭窄的石门中冲出来,掉下来形成又一道“白练”,瀑布之下又是墨绿的圆潭。



三潭两瀑,水墨近黑,这就是“灞河源”之一的黑龙潭了。

山雨突袭而至,躲避无处,奔逃不及,我们只好接受夏日大雨的洗礼,被狂浇半小时,瑟瑟发抖地结束了灞河源探源之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 攻略:


交通:自驾车可导航“灞源镇革命纪念馆”,西安出发,走沪陕高速至“灞源”下高速。以西安纺织城地铁站为起点,抵达“青坪村”,全程约1小时10分钟。公路终点处车子不好掉头,需要提前找好停车场地。

食宿:青坪村农家乐、民宿非常多,可以根据自己自己喜好挑选。

黑龙潭:“灞河源”黑龙潭距离青坪村大核桃树1.6公里,步程半小时。

箭峪岭:从青坪村登山约四五个小时可到山顶,这是东秦岭主脊上的名山,为渭南、华州、蓝田、洛南之间的界山,因山上遍生箭竹林而得名。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金城江(广西河池市金城江首届水果文化节暨元宵节供销大集系列活动开幕)
下一篇:衡山门票(前1万名境外游客游南岳免门票!衡阳发布来衡、来岳旅游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