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6月15日上午9时30分,普陀沈家门陈家塘临时停车场,车辆进出有序,3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已有三分之二停了车。
“有了停车场,再也不用担心车子没地方停了。”当天上午,刚刚送完客人的蒋海玲跟记者聊起以前的“停车”事,忍不住就开始倒苦水。
蒋海玲住在停车场对面的沈家门街道东大社区新春弄,因周边没有停车场,家里来了客人,只能去滨港路找停车位,运气好转一圈能找到一个,运气不好,转几圈也找不到。实在找不到,有时就把车停在小弄堂,结果违停一罚就是150元。“我外甥女来吃一顿饭,接了4个挪车电话,心总糟煞,再也不来了。”
停车难,这几年一直困挠着蒋海玲,困扰着周边群众。该地块因停车难、停车乱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序拥堵,一度成为群众投诉热点。
破解停车难,既是群众诉求,也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普陀城投集团资产经营部部长张科明说,去年底陈家塘地块征收完毕,为破题“停车难”,党委政府决定腾出相应地块改做停车场,并由普陀城投集团与交警部门、沈家门街道、普陀区教育局、电力部门等多单位联合实施。
“从决定建立这个临时停车场到建成,仅仅花了36小时。”张科明回忆说,施工时尽可能地降低了噪声、扬尘等对周边小学的影响,普陀城投集团限时2小时完成了三幢居民楼的拆除。紧接着压路机进场,电力管线同步敷设,快速完成照明设备安装。
目前停车场对外开放113个车位,到今年7月底还可新增50个。“考虑周边小区停车难,我们还优化系统设置,在晚上7点至早上7点时间段实行1元1小时。”张科明说,该停车场自3月8日开放以来,平均每天进出车辆近400辆,周末几乎爆满。
记者看到陈家塘临时停车场紧临交通繁华的东海东路,西靠沈家门第一小学,南接东河市场。陈家塘临时停车场开放后,不仅给周边市民带来了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的停车习惯。
“这个停车场方便了百姓不说,你看看小弄堂里也清爽不少。”蒋海玲指着停车场对面的新开路说,以前这条路汽车、电动车等都挤在一块乱糟糟,走路也不方便,现在煞清爽,右边区域划了一排电动车停放点,路也宽敞不少。
对此深有同感的还有沈家门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唐莞芬。“小学周边道路都是主干道,原来没有停车场,家长接送孩子都挤在一个路口,秩序乱又拥堵,学生进出也有安全隐患。”说起前后变化,唐莞芬甚是感慨:“现在停车场造好了,半个小时内停放免费,开车来的家长都会有序停入停车场,通过‘晓黑板’打卡,老师看到信息后,就会将孩子送到停车场,不但可以让学生有序分流,而且更安全。”
36小时建成陈家塘停车场,是普陀区破题“停车难”的一个缩影。
“依托征地拆迁腾出空间,利用未出让的拆迁地块,去年底以来,5个月时间我们就整理出了墩头、教场、小蒲湾等停车场近1500个车位。”张科明说。
在腾出空间建停车场的同时,普陀区还在盘活停车资源上做文章。今年以来,在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下,普陀区东港中学、东港集团、普陀区检察院等18家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在双休日等法定节假日免费向市民开放单位内部车位452个,最大限度解决了群众停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