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三大名胜(济南三大名胜一说始于何时?你知道吗?)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号称“济南三大名胜”。这是长期以来概括介绍济南风景的习语,也是广为人知的说法。可是如果问这一说法始自何时,恐怕就很难有人能准确地回答。对此是曾有研究者的,比如山东省图书馆原馆长任宝祯先生。2010年,他为其《济南三大名胜史话》一书(分《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三卷,济南出版社2010年出版)所写的前言,即根据自己所见到的明清、民国和当代的文献,通篇探讨这一问题。最后他说:老舍1932年在《趵突泉的欣赏》里的有关记述,“这是笔者所见到的近二三百年来之最早的、也是最为明确提出济南的三大名胜为大明湖、趵突泉和千佛山的文献记录”。

  我在1997年曾与李耀曦先生合著《老舍与济南》一书,对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和创作还算比较熟悉,感觉老舍之言应是有所本的,最近见到关于这一问题清末民初的几种文献,果然如此。

  为“济南三大名胜”一说溯源,于济南历史文化研究来讲,是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不妨从头说起。

摄影:李锋

  明代人心目中的济南名山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文学家王思任来济南,作《游历下诸胜记》,文章首句即写道:“华不注、大明湖、趵突泉,济南之三誉也。”誉,名誉、声誉、美名。王思任所说确是反映了实情,即华不注山(简称华山)、大明湖、趵突泉其时在人们心目中应名列济南风景名胜前三,但是“济南三誉”作为一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公认和流传,甚至未见当时和后世再有一人以此来表述济南风景名胜。以至200多年后的济南人王贤仪,在清咸丰初年(1853年前后)所著的《辙环杂录》中说:《游历下诸胜记》之“‘三誉’二字颇新”。

  在明代及其之前,论济南名山,华山和龙洞山要排前两位,佛慧山(亦名大佛山)、玉函山的声誉也不在千佛山之下。至晚形成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期)的“历城八景”(历城为济南府治所),第一景乃“锦屏春晓”,即在龙洞山,第三景是“鹊华烟雨”,景中有鹊山和华山,第五景为“佛山赏菊”,在佛慧山。

  明崇祯五年(1632年)济南人刘敕创修《历乘》,编列“历城十六景”,第一景为“锦屏耀日”,仍为龙洞山,并言“此历下山之最胜者”;第三景“幽涧黄花”,同“八景”之“佛山赏菊”,并言“城之南,大佛山独冠诸山之上”。第五景“石洞绝尘”,虽言千佛山,却着眼于无足轻重的一个小小的吕公洞(后世习称吕祖洞,在今兴国禅寺藏经楼南侧石壁间),或者包括西邻的黔娄洞、极乐洞、龙泉洞,远不如第七景以“孤嶂凌霄”来描述华山,第八景以“翠屏丹灶”(传说春秋时神医扁鹊曾在此烧炼丹药)来描述鹊山。这是因为千佛山的无论讲雄伟还是秀美,皆不及以上诸山。直到1927年,周铭传著、济南世界书局出版的《济南快览》一书,仍言:“龙洞为济南之第一胜景。”民国年间将龙洞山奉为济南山景之首的文章不乏其例。

  幸亏千佛山又被认作是远古的历山,传说为舜耕之地,历城、历下由之得名,人们总还得高看一眼,因此在历代济南地方志上,往往将“历山”(而非“千佛山”)排在“山”之第一位,但是记述文字大都比较简短。

  千佛山逐渐赶超华山、龙洞山、佛慧山,应是在清代康熙朝以后,因其离城区最近,往来便捷,山上佛道寺观、名人祠堂逐渐兴盛,殿阁亭台增修扩建,人们又开发了王秋娘墓、秦琼拴马槐、“齐烟九点”等众多景点景观,再加上华山、佛慧山、龙洞山道观寺院的逐渐衰落等原因,千佛山一跃成为济南最具人气的风景名胜山(与“历史名山”还是略有区别),特别是成为登高眺观日渐扩展的城市以及四围田原、河山的最佳处。这从此后咏赞千佛山的诗文剧增,连乾隆皇帝都慕名于十三年(1748年)三月初五驾临,赋《千佛山极目有作》诗。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三月,山东学政宫梦仁(号定山)率李栋(字松牖)等人春游。四月,宫梦仁抄录其撰写《登千佛山》(二首),李栋作跋语云:“戊辰春暮,栋获侍左右间,振屧于明湖北渚,及千佛岭、趵突泉二三名胜。”屧:木底鞋,泛指鞋。“振屧”,行走之意。诗及跋语刻石嵌于千佛山兴国寺吕祖洞(明清时寺名无“禅”字,今洞口上方石匾书“卧佛洞”)外西侧石壁上,至今犹存。这是笔者所见最早的将千佛山与大明湖、趵突泉三者并列,冠以济南“名胜”的记载。李栋跋语署名为“易山李栋松牖氏”,今北京、湖北、安徽等地古时皆有易山,不知李栋籍贯是哪里,但他是外地人当无疑义。

摄影:王琴

  清末民初小学课本里的《济南三胜》

  又过了170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客居济南的桐城派散文名家方宗诚作《登千佛山记》,今天看来,这是关于“济南三大名胜”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献,全文共386字,后92字,多为议论,略去,将前294字移录于下,并标点分段:

  而趵突泉余独无取。其泉三穴,出池中,池水盈盈,泉涌沸,高出六七寸,横列整齐,相离各尺许,似人为穿凿而成,非尽天然之奇,且地近喧嚣,余尝一游焉而已。

  千佛山,出城南五里,望之不甚高耸,自下而登,蹊径曲折,回观城郭平原境象,移步变易。山多大石,壁立十余仞,佛宇亭榭,依倚为垣,各踞其胜。面临大野,鹊、华、河、济,山水环绕,雄远之观,又江南不可多得者。

  济南名胜之地三○ 曰趵突泉○ 大明湖○ 千佛山○ 趵突泉○ 凡三穴○ 出池中○ 池水盈盈○ 泉涌沸○ 高出六七寸○ 横列整齐○ 相离各尺许○ 似人为穿凿而成者○ 泉在城南○ 其北城内大明湖○ 为诸水汇注之区○ 烟波草树○ 蔽隔城市○ 如在旷野间○ 遥见千佛山○ 奇伟深秀○ 如画屏远列○ 泛舟其中○ 莲叶纷披○ 湖水清洌○ 游鱼出没可数○

作者:周长风

来源:济南日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财神娱乐(财神的故事)
下一篇:木器时代(《人类简史》里那些我没有想到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