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园(丹桂花开——东升·丹桂园项目11户征拆户征拆攻坚侧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8月28日下午,北湖区增福街道增福村4组,一栋四层民房孤零零地矗立,近在咫尺的是新建的高层商用住宅。

17时许,在挖土机一番紧张的“外科手术”之后,这栋四层民房轰然倒塌。现场顿时腾起一团尘土,标志着东升·丹桂园项目最后一栋民房被征拆。

这一天,虽距离户主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不到一个月,却距离最初确定的拆迁安置完成时间已经过去整整11年。

这一刻等得太久,在场的街道干部、村干部以及项目业主无不热泪盈眶。

丹桂花开时,“铁树”开了花。

“东升·丹桂园项目11户要拆迁安置,前前后后11年,期间换了8任项目指挥长,整个过程太不容易。但我们始终接续发力、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增福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日元激动地说。

“纠缠”久拖成“遗留”

东升·丹桂园项目所在地,曾是东润制药公司的烂尾楼。

2008年5月,衡阳商会东升房地产、曦丹房地产、鲲鹏房地产与郴州经开区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三家公司合作开发东润制药公司烂尾楼大约106亩土地。

2011年11月,在土地摘牌后,三家公司对土地用途重新规划,增加了广场绿化用地。郴州经开区因此补征了10亩土地,增福村4组11户民房在征地拆迁红线范围之内。

“城市发展有需要,拆迁安置户有诉求,拆迁安置有政策,其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增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贺伟说,因为村民意见不统一,对安置政策变更不接受,对现行安置政策不满意,11户拆迁安置户拆迁安置工作一拖再拖,最终变成历史遗留问题。

2008年初以来,村民安置政策连续调整和变化。2008年批准每户占地120平方米的“一户一宅”安置方式;2009年调整每户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2010年终止“一户一宅”安置方式,纳入全市“城中村”改造试点;2016年又被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实行公寓式安置。

“村民坚持‘一户一宅’安置,但现行政策不允许,所以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致使项目设计修改、施工受阻。”北湖区区委组织部下派村支部书记刘志说。

征拆最难破“心墙”

把东升·丹桂园项目征拆比作市中心城区征拆的难中之难,一点都不为过。

市委、市政府和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东升·丹桂园项目征拆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区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现场调度,要求依法依规加速推进。

攻坚中之难,克坚中之坚。

2017年以来,针对东升丹桂园项目遗留户,增福街道成立专班攻坚组,开展大大小小约谈逾几百次,走访更是不计其数。

2019年10月,增福街道组成11个工作小组,一对一进行工作,并对11户征拆户房屋结构、层数等情况再次全面摸排。

2021年5月换届之后,增福街道重新成立东升·丹桂园项目指挥部,联合郴州经开区继续开展攻坚行动。

“征拆难,难在破除老百姓心中的‘墙’。”贺伟有感而发。

对此,增福街道干部、东升·丹桂园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宣明记忆犹新:“征拆户一楼有铁门,你去找就是不开门,连门都进不去。你打电话,他们根本不接。”

“政策讲尽,办法用尽,亲戚找尽,他们还是很抵触。可再难再委屈,你得坚持,而且还得另辟蹊径。”周宣明说。

征拆户王小友是一名的哥。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人要租车到宜章。客人上了车,王小友有些惊讶,脱口而出:“这不是周宣明吗?”

“他开的士,每天忙得很。为了谈事,我只好自掏腰包,租他的车。在往返宜章途中,我们谈了一路,中午还请他吃了个午饭。就这样,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拉近双方距离。”周宣明说。

征拆户王德文与亲戚因为房屋一事闹得很不愉快,还上法院打起了官司。获悉情况,街道、村两委积极组织协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矛盾化解、握手言和。

“通过讲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以情感人、以心暖人、以利导人、以理说人,我们渐渐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他们的抵触情绪慢慢减少,心中的那堵墙一天天破除。”刘志说。

东升·丹桂园项目征拆,开始了一次次“破冰”。

2020年12月24日,征拆户王文章第一个签订征拆协议;2021年12月31日,征拆户王金兰、王翀麟(一大户一小户)签订征拆协议;2022年7月29日,最后一户征拆户签订征拆协议。

几多欢喜“犹未晚”

接续努力,欢喜来得“犹未晚”。

东升·丹桂园5栋1310室,装修师傅正在加紧装修。2023年春节前,57岁的王文章一家将搬进这个新家。

王文章第一个签订征拆协议,他也因此“得罪”了部分村民,更有甚者把他当作“另类”,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党的政策好,征拆没吃亏。现在,新家新房,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王文章说,他也想一户一宅安置,可是现行政策不允许呀!

“政府还是为老百姓着想的,老百姓还是得了实惠。”这是王金兰的心里话。

从进场到开工再到销售,征拆“纠缠”数年,东升·丹桂园项目建设因此损失不小。

“虽然来得有些晚,但也算是好事多磨吧!从头到尾,我看到了各级政府为了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付出和努力,更感受到他们为企业着想、为群众办事的真心实意。”唐光辉欣喜而言。

唐光辉是郴州东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压在他心头11年的一块大石头如今终于落了地。

高兴的还有当地干部。

“整个征拆过程,有太多的汗水,有太多的泪水,但值得!我们无愧群众,无愧于项目业主。”黄日元兴奋地说。

“从最初进不了门入不了户,一句话也不肯多谈,到愿意坐下来谈,不再坚持一户一宅,最终接受征迁要求,我们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周宣明如是说。

东升·丹桂园项目征拆工作几近尾声,刘志兴奋得几晚上没有睡着。

下派两年来,为了攻坚,他把家都搬进了村委会,更记不清已经多久没有休过假。

“这一次,我想给自己一个奖赏,就是希望单位能准我周末休假,好好陪陪家人。”刘志说。

编辑:谢莉娜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五星级酒店菜单(五星级酒店的平价午餐,吃到赚到)
下一篇:茶马古道的简介(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