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名字是怎么来的?小谷围南汉二陵等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发掘有哪些新发现?如何打造广州大学城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科普科教文旅示范区?
7月25日下午,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举办大学书香讲坛暨“印象小谷围——考古发现与历史记忆”专题讲座,邀请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南汉二陵博物馆馆长、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馆员易西兵授课。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小谷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讲好小谷围故事、广州大学城故事,对于增强广州大学城社区居民、高校师生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自信,提升广州大学城历史文化品位和影响力意义重大。番禺区小谷围街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干部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易西兵以“印象小谷围——考古发现与历史记忆”为题,从“小谷围”名字由来,小谷围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发掘,小谷围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为主要章节脉络,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系统阐述了小谷围考古发现与历史记忆内容;从北亭村崔氏宗祠、渭水石桥与门楼、穗石大石岗炮台遗址等到南汉二陵,讲述了小谷围街深厚的历史内涵,重温了悠久的历史记忆,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广州大学城、小谷围的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针对性和指引性建议。
小谷围街道办事处主任莫蕾表示,此次讲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故事生动,对探讨小谷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谷围过去辉煌,通过学习和反思牢记小谷围历史,积极主动留住小谷围的历史记忆;小谷围当下可为,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探讨找寻新思路保护好、利用好小谷围历史文物遗迹;小谷围未来可期,要进一步整合大学城、小谷围的历史文化、红色文旅、科普科教等资源,以绣花功夫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新成效,让广州大学城、小谷围的文化符号活起来、用起来、走出去,全力打造广州大学城历史文化传承发扬示范区、科普科教文旅示范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怀宇
【摄影】吴伟洪
【通讯员】华翠妃
【作者】 刘怀宇;吴伟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