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冢大门,华为手机拍摄
将军洞原山门,华为手机拍摄。
下关的两个历史性遗存万人冢和将军洞,都与一个人有关:唐将李宓。
政府所立的碑,华为手机拍摄。
政府所立的碑,华为手机拍摄。
万人冢——据云南省人民政府2001年3月1日立“大唐天宝战士冢(万人冢)碑文所载:大唐天宝战士冢是南诏王阁罗凤为收葬天宝战争中阵亡的唐军将士而筑的墓冢。
万人冢正面,华为手机拍摄。
公元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洱海周围六诏,建立南诏国。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南诏发生天宝战争,唐将鲜于仲通率兵征南诏战败。公元754年,唐王朝又派李宓率军二十万再征南诏。唐军以“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而告失败,南诏王阁罗凤为存恩旧,遂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建成下关万人冢和凤仪地石曲千人冢。
万人冢正面,华为手机拍摄。
大唐天宝战士冢是唐王朝与南诏天宝战争的历史遗存,是边疆人民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历代皆有祭祀。
右面邓子龙诗碑,华为手机拍摄。
右面郭沫若题诗,华为手机拍摄。
关于天宝战争,明代云南总兵邓子龙的题诗《题唐时合冢》最为有名:“唐将南师以捷闻,孰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郭沫若也有题诗:”天宝何能号盛唐,南征一度太周张。万人京观功安在,千载遗文罪更彰。我爱将军诗句好,人传冤鬼哭声藏。糊涂天子殃民甚,无怪蒙尘到蜀疆。“
墓冢碑,华为手机拍摄。
万人冢地址在西洱河畔天宝街下关第一幼儿园对面。
将军洞正门,华为手机拍摄。
将军洞——天宝战争中,主将李宓也沉江而死。白族人民怜之,在将军洞建庙祭祀,是为将军庙。李宓及其部下还被各个村落奉为本主,崇拜供奉至今。千百年来各司其职,护佑一方平安。
将军庙正殿,华为手机拍摄。
李宓塑像,华为手机拍摄。
将军洞在下关民间宗教信仰中具有尊崇的地位。除了白族的本主崇拜之外,下关普通民众也会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重要的大事小情来庙中行祭祀礼,求得将军的保佑:年节、生意、建房、购车、考试升学、疾病、成年、出门下关人口口相传,李将军、将军洞不要随意提起,提到就要上庙里去。因此庙里一年到头香火极盛。
正殿牌匾,华为手机拍摄。
焚香炉,华为手机拍摄。
上香的白族老人,华为手机拍摄。
在我的学生时代,将军洞是我们年年去打卡的地方。主要有三项活动:野炊、爬石交椅、摸松鼠尾巴。野炊只记得被火烟熏得流泪、饭焖得夹生不熟、饺子煮成了汤。石交椅是庙后的一股水流旁的一块巨石上规整的四方形凹台。在那时它是男孩子胆量的试金石,要爬上去在交椅里坐一坐,然后爬到顶端再冲下来。松鼠尾巴在将军洞下方的一个村子里,是砌在一堵石墙上的一块颜色与众不同的石头,上面的花纹被看成三条松鼠尾巴。不知什么时候起流传说摸一摸松鼠尾巴会有好运,所以大家照例都要去摸一摸。于是那块石头被摩挲得油亮油亮的。现在还有村民在其下焚香。
石交椅,现已拉起了隔离带,以防游客出事。华为手机拍摄。
松鼠尾巴,其下有村民烧香。华为手机拍摄。
松鼠尾巴,华为手机拍摄。
对万人冢、将军洞、以及李宓及其部下被纳入本主崇拜体系普遍的观点是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宽容善良。其实还有智慧,化战争为和平,化金戈铁马为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正殿侧边美丽的紫薇树,华为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