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特(逼死强迫症,不对称布局下的奇葩设计,连飞行员看了都嫌弃)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颜值就是战斗力,这是长期以来武器装备史上的经典总结,当然也有所谓实用就好,但毕竟士兵们拿着好看的武器战斗起来精神头也不一样。不过在各国武器装备研制史上,总有那么些奇葩设计,丑一点就算了还搞出不对决布局这才最要命,完全是歪瓜裂枣造型可以逼死强迫症。今天我们来一期不对称布局下的奇葩设计,看完绝对浑身不自在,恨不得将它们扭直摆正,先来一组空军篇不对称风格下的战机造型。

波音BV-235武装直升机

美国制造向来以美观大气为标准,但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产物,比如波音BV-235武装直升机。上世纪70年代,在华约集团钢铁洪流压力下,美国陆军提出“先进武装直升机计划”(AAH)。主要侧重以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及对地火力支援,于是当年波音BV-235和AH-64“阿帕奇”同时进入项目方案,对比阿帕奇大家会发现波音BV-235简直长得奇丑无比。

波音BV-235侧面看还算正常,正脸则是不对称设计,估计考虑到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视野因素。并列高低座设计看起来能解决部分视线遮挡问题,但和串列双座相比好像没有多大优势,而且这样有点扭曲的风格加大气动风阻。可能是长得太过标新立异在连飞行员都懒得搭理,在第一轮中就被刷新淘汰,也许正如飞行员内心独白:我也要脸,这东西飞出去怎么见人。

波音BV-235武装直升机正面

波音BV-235武装直升机侧脸


波音BV-235和贝尔AH-1G

德国Bv141侦察机。在提到这款机型之前博士还有另一个产品,停留在图纸板上的P111不对称飞机

其实飞机的不对称布局设计,最早目的都是希望加大座舱视野,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同时也给飞行带来严重的操控性问题。1937年,德国航空部提出研制一款单发三座短程侦察与观测机,其中特别强调需要具备良好的座舱视野。所以当沃格特博士设计的BV141的图纸时军方一度怀疑该机能否飞上天,在原型机造出来之后布置在右侧的座舱使其具备极佳的视野。

BV141侦察机


BV141侦察机虽然看起来怪异,但测试后性能表现出色具有低空、高速飞行性能,最大飞行速度37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1200公里,完全满足战术侦察机性能要求。不过毫无意外的是,Bv141侦察机作战效果图

英国“海雌狐”战斗机

英国奇葩的审美基本来自二战之后,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总能捣鼓出非同一般的感觉,比如“海雌狐”这款双尾双发战斗机。这是由英国老牌航空企业德·哈维兰公司的杰作,也是英国海军航空兵第一型后掠翼、具备完整武器系统,并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舰载战斗机。

双尾梁布局在现代战机中已经很少见,在注重传统机炮对决时代比较耐揍,整体布局中规中矩本来没什么突出特点。但问题是“海雌狐”乘员舱的布置相当特别,两名飞行员并列坐在机头位置,飞行员乘坐的座舱罩偏左并突出于机身。而右侧雷达操作员舱却完全位于机身内,这个位置就像蹲坑完全没有外部视野,雷达操作员舱因此被讽刺为“煤坑”坠机时估计都没感觉。而且两名飞行员居然都没有装备弹射座椅,如果被命中就比较麻烦,只能通过人力开舱跳伞脱离飞机重新回归二战风格。

英国“海雌狐”战斗机

英国“海雌狐”战斗机

英国“海雌狐”战斗机

苏联图-4/图-91测试平台

大型轰炸机一般都有个充当测试平台的用途,基本以测试新发动机为主会形成不对称布局,但是从整体外观来看不会特别夸张。但是苏联就不一样了,为了在图-4轰炸机上进行测试居然直接将一架图-91轰炸机嫁接过来,想象一下图-4翅膀上带着一架小型战机是什么感觉。据说测试下来表现还相当不错,只不过这种造型实在怪异的测试平台很难令人满意,最后还是让军方相当不爽给取消了。

图-4/图-91测试平台

图-91轰炸机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卡诺特(6-4日,两场世青杯分析思路)
下一篇:武汉大道(武汉这条大道备受关注,有新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