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神农架接力“植树造林”护生态)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春风拂面,生机勃勃。3月以来,在神农架林区,从城区到远郊,环卫工人清理枯枝、补种花木,干部职工群众分散在地头沟坡,植绿护绿,种下红叶石楠、珙桐、冷杉等苗木6000余株……春天来了,神农架全面启动造林绿化、植绿护绿。

开年植树,一年接着一年种,多年的坚持早已化为神农架干部群众的自觉。在红花朵林场大岩屋片区植树点,林业管理局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在公路沿线、村中空地、房前屋后见空插绿、见缝添彩。

挥动铁锹,绕着树苗垄土一圈,抬脚踩实,再插入三根木条,将其绑在树苗上,这是红花朵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陈功友跟同事们的主要任务。听上去简单,实则颇有讲究,不仅在平面、坡面上栽种的技术不同,还需考虑整体地势及风向。

由于海拔高、风势大,上风口适宜栽种冷杉,扎根稳定,耐旱耐涝;下风口选种珙桐,长势较快、适应性强。“哪怕做足功课,仍免不了树苗被风吹倒,所以要加强管护,提高成活率。”陈功友说,早上8点,他便跟同事们来到现场,一忙就是一天。

“科学造林、适地适树、植绿成景。”林区党委常委、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绍平说,近年来,神农架在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将植树造林与共同缔造结合起来,结合美好乡村、城镇建设、“双重”项目、全域旅游等全域推进,不断提升神农架的绿化“颜值”。

2022年11月4日,神农架林区举行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计划建设林地132.57万亩。该项目工期3年,建设地点遍布神农架林区全域,其中封山育林102.86万亩、退化林修复29.71万亩。

“未来三年,围绕‘双重’项目,神农架将‘再绿’百万亩,将神农架打造成‘华中屋脊上的富春山居图’。”林区党委常委、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绍平说,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一树一景、融景于林的理念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由过去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通过“改造林相调结构、改造季相添色彩”规划建设,采取补植补造,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提升森林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神农架林区因林而建、因林而兴、以林命名,绿色是神农架最鲜明的底色。2022年,全区义务植树24.3万株,新增种植1万株以上常绿、开花树种。2023年,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神农架”为主题,全区干部职工群众按“人均不少于3株树”的数量开展义务植树等工作。随着不间断进行植树造林,神农架森林覆盖率已高达91.12%。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6%。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结合研究课题,将珍稀濒危植物培育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一方面免费为林区本土生态恢复、退化生境修复提供苗木,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已累积投入资金600万元,培育种植珙桐、红豆杉、巴东木莲、厚朴、水青树等珍稀植物40余种,苗木基地近1000亩,带动户均增收2万余元。

与此同时,神农架还遵循奖惩并重、跟踪问效原则,由林区林业管理局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分组包乡,对各乡镇、林场、管理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严把挖穴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确保造林质量。

(记者喻玲 通讯员 魏家锋)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道州(走进县市区看发展丨道县:古城逐新梦 奋进谱华章)
下一篇:邓州汽车站(宛东公交公布春节期间运营计划!手握“时刻表” 出行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