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江串联城市与乡村。
这是一条跨越南北的母亲河,亦是助力城市发展的经济带。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山水之间的阳江,近年来,在水资源保护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尤其是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上,有力推动了全市河湖面貌持续改善,不断提升阳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颜值”和生态宜居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让漠阳江水健康流动,是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执政理念。
为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我市还印发实施《阳江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阳江市直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配套措施,细化漠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对《水污染防治法》和《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强化责任考核,建立约谈和挂牌督办机制,逐步构建各部门配合,多渠道治水、多种手段齐用的工作格局。
强措施 对症“治水”促进长效化
好水来源于最好的保护,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研判分析、构建四级联动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制订考核实施方案……一项项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严考核、严监督、严处理,让“河长制”成为“河长治”的重要手段。
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工作。优化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了市区尤鱼头桥、阳春市九头坡、阳西县陂底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推进大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阳江分干线规划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我市全部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摸排,了解建设和运行存在的实际问题加以整改,探索农村治理新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护水要治本,治本要清源。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2021年以来,我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各项执法专项行动检查中共出动人员10286人次,检查企业4663家(次)。此外,结合省生态环境厅在我市那龙河尖山断面开展水污染治理专项执法帮扶行动,通过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对那龙河流域工业企业进行排查,有效地遏制了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保障了我市水环境安全。
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我市城市建成区共有13条黑臭水体,经治理,已全部通过“初见成效”自评,100%达到“长制久清”。
保护漠阳江母亲河,不仅是“政府治”,更是“全民护”。
对在校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在全市部分中小学校多次举办了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和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依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与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倡议,在全市开展以节水为主题的创建“节约型组织”和“节约型家庭”活动;邀请参与《阳江市漠阳江水质保护条例》起草人之一的梁荣根授课,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近百人参加学习培训。
护好一江水,秀美一座城,幸福一方人。阳江将继续以水为墨、以绿为底,勾勒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数读
全市共有河流403条,水库231宗,山塘290座,河湖总数924条(宗、座),流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水域面积05;"> 全市河长制工作安排
水环境质量基本情况
工业污染源整治数据
2021年,组织开展了工业园区涉水工业污染源执法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人员4374人次,检查企业2016家(次),限期整改企业206家,立案查处企业31家。有效地遏制了企业违法行为,保障了我市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