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骑楼成为印度等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欧洲建筑风格中逐渐渗透进亚洲的建筑特点,这种建筑形式随后也传入东南亚。
典型的骑楼风格
到历史文化名城连州旅游,走在连州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中,除了品燕喜文化园里韩愈作记的燕喜亭、赏斑驳沧桑的石刻、观浓缩连州历史文化精华的刘禹锡纪念馆,还可以饱览向西倾斜一米多的慧光斜塔等等。当然,您还可以走进连州中山南路古街,领略连州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一个经典符号。
历经沧桑的连州骑楼
一、连州骑楼的起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去连州曾经有着“小广州”的美称。在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曾五迁连州,使得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汇聚在连州。在这一时期,连州的“小广州”美誉更加地响亮。据查《连县志》(民国三十八年版)大事记,民国二十年(1931),辟中山南路及东山马路。民国二十五年,辟中山北路。在中山南路骑楼老街一带居住的老街坊的记忆里,骑楼的出现,虽然将近百年,但它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简短时间里风靡全城,成为了这座古城亮丽的街景。于骑楼的前世过往中,是与南门码头货如轮转的商业繁华联系在一起的。走进中山路,不论是北段、南段,抑或中段延伸的湖广街(今建国路),都有着骑楼许多老字号的深刻印记,而当我们漫步在那些骑楼街巷时,生动地折射出民国以及建国前后的人文风貌,教人回味着古老而深邃的似水流年。
曾经繁华的连州中山路骑楼
综观连州的骑楼,具有粤派骑楼的特点,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骑楼,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住人。 除此实用外,连州骑楼的墙面并没有古罗马柱浮雕图案、立面以垂直构窗的仿哥特式等丰富多样,只在中山路的中段有数间骑楼建筑的外观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有些许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却融入了太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透着浓浓的艺术韵味。
颇具粤北山区特点的连州骑楼
二、连州骑楼的衰落和新生
据史料记载和一些老年人回忆,自建国后,粤汉(广州至汉口)铁路全线通车后,湘南各县的货物大部分不再经连县转运,导致商业渐趋衰落,许多长水庄及代客买卖店陆续停业。1959年5月,连州动工兴建连阳大桥,九陂、高堆一带的居民一部分绕去连阳大桥,另外一部分通过行走双溪渡浮桥进连州。随着连州与周边县及乡镇修建呈“辐射网状”的多条公路纵横交错,1986年底,国道107线经过城南全线通车,浮桥、水运载货、载人等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年后,连州开辟了一条州人瞩目的城市“动脉”--慧光路,等到1999年南门口通往高堆一带的友谊大桥竣工,处于中山南路以及城隍街等曾经繁华异常的街巷便变得日复一日的冷清了。
人烟日渐稀少的连州中山路骑楼
《粤北地区总体战略规划》中,连州被定义为粤北旅游中心城市。《连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布局“规划在连州市区内成立连州旅游服务基地,在旧城区设置旅游商业服务区,开发旅游土特产品一条街,搞活连州市旅游产品市场;”、“旅游商业服务区主要集中在旧城区中山南路商业街、城隍街、建国路;”、“连州拥有古文化的氛围,因此可以发展古玩和工艺品的市场,中山南路和城隍街作为民国和明清风格的两个保护街区,应当对其建设风格、经营种类进行统一规划,并添加必要的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对游客极具吸引力的商业街。”
连州日渐繁华的美食街
《连州市城区总体规划》中对“慧光塔、城隍街、中山南路应给予严格控制和保护”,另要求“旧城改造规划之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旧城改建,保护并翻新建国路、城隍街、中山南路,形成有南方骑楼特色一条街。”
三、“小广州”的美食让人“神往”
连州作为“小广州”,当地也是有着让人“神往”和“难以忘怀”的美食。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细数一下:#新星计划#
1、东陂腊乳狗
历史悠久的东陂腊乳狗
东陂腊狗产自中国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东陂镇已经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地区。东陂腊乳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当地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以小农经济为主,各家各户都养土狗看门,冬天也有吃狗肉的习惯。当地有做腊肉的传统,狗肉又有滋补暖身的食疗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所以当地居民选取肉质口感鲜嫩的3到4个月的小乳狗制作腊狗,使其可以长期存放食用。
美味的东陂腊乳狗
东陂腊乳狗是传统特产,以小狗为原料、宰净、撑开,按传统方法日晒腊制。因连州地处粤北山区,山高风大,气候清凉,故所腊乳狗香味醇厚,肉软骨脆,是连州人的匠心之作。东陂的腊肉、腊肠、腊蛋等腊味,肥瘦搭配考究,味道独特,同样是当地名产。
2、连州花肠
美味的连州花肠
连州花肠以讲究的肥瘦肉搭配,按严格的比例加入浓酒、胡椒、白糖、盐等调料,腌制后灌入肠衣中,自然风晒至干透。其味甘香醇厚,甜中微辣,乃连州山区风味。制作花肠得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上好的后腿肉和肥膘肉分开切成小粒,同时加入酱油、糖和盐等调料搅拌均匀,白天在凉棚让来自峡谷的自然风风干,五更天还要晾出来"打冷风",越是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扎出来的花肠才越迷人,一眼望去,那一串串花肠油脂丰满甜香四溢。#美食品鉴官#
甜香四溢的连州花肠
3、牛蹄豆腐泡
连州当地美食之一--牛蹄豆腐泡
猪脚姜、白云猪手、花生炆猪手……用猪蹄做的菜式数不胜数,但用牛蹄做菜,却比较少见。连州有一款香辣牛蹄,是当地的特色风味。不过由于制作需时,因此连州当地的餐馆也是限量供应。广东有句歇后语,牛皮灯笼-- —点极都唔明,意思指人愚笨,怎么说都不明白,而原意就是指牛皮厚,做的灯笼,不太透光。
香滑不油腻的牛蹄豆腐泡
因此,要想将牛皮做得软滑能入口,熬出其中的胶质,得花不少时间。大厨忠哥就介绍,做这道香辣牛蹄,先得用骨头熬出来的高汤慢火浸牛蹄3个小时,然后再用秘制酱料炆至入味。而秘制酱料中,除了南乳等平常佐料外,还有很多连忠哥都叫不出名的山区香料。牛蹄硕大无比,一定要不顾斯文,用手抓来吃才够风味。牛皮、牛筋入口有嚼头,但轻轻一咬,一切就迎刃而解,深具咬嚼的快感;里面胶质丰富,吃完后连嘴巴周围都黏乎乎的;味道微辣,刚好辟走了腥味。
上面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连州风情和美味,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连阳地区第一吃喝玩乐”头条号,你们的支持就是小编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