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哪怕是沉郁顿挫的诗圣杜甫,在和煦的春日里,见到鲜美的嫩笋与肥美的河鱼也不由食指大动,吟哦出如此朴素却满溢欢喜的佳句。唯有美食与春光不可辜负,听说,华中师范大学的餐厅在这一年之始的季节也有美味“上新”。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探店华中师范大学餐厅,来一场美食大赏!
餐品丰富,大快朵颐
华中师范大学共有8个食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应有尽有,食堂按基本伙食和风味特色规范运营,基本伙食保证低价,同时地方特色风味给师生更多元的选择,一些菜品使用科学烹饪方式,注重少盐、少油、少糖,而小份、半份的出售方式能满足不同胃口的师生,减少餐饮浪费。
东一食堂港式烧鹅饭,鹅肉甘香油润肥而不腻,配上入味酱汁,食毕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沙县小吃品类繁多,不管是汤粉、汤面,还是炒粉、炒面又或是盖饭、汤品、小吃,档口应有尽有;红油串串卖相诱人,味道爽辣过瘾,所有菜品都是阿姨亲手制作,快去东一食堂二楼pick它吧!
东二食堂茶餐厅位于二楼的最左侧,因过于美味常常上演“一座难求”的情景,不管是酥皮菠萝包,还是百合酱蒸凤爪,不管是白玉虾饺皇还是古法马拉糕,每一份都是色香味俱全;二楼的东苑菜馆也推出了油焖虾和蒜蓉虾,一虾两吃实乃人生赢家!一楼的花小小新疆炒米粉让人辣得过瘾,让学子逐步从微辣新手进阶为爆辣达人。此外还有桂香园餐厅的低脂减肥套餐;学子餐厅装修浪漫的舌尖大师;北区食堂的山城菜馆……每一种“上新”美食华师学子都不容错过!
智慧食堂,服务保障
说到“高颜值餐厅”,自然需要内外兼修,华中师范大学南湖餐厅首屈一指。走入南湖食堂二楼,高端大气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错落有致摆放的木质座椅,古色古香的中式栏杆,大气的音乐舞台静待桂子山上每一位闪耀的新星前来,带有插座折线形吧台便于前来自习的学生,大厅的梁柱结合校园文化,镂刻了校歌、校史与文化人物,是“文化食堂”的充分展现。
不难看出,宽敞、文艺、高大上、气派十足是南湖食堂的外在颜值,并且它同时还结合了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是一个集就餐、学习、开会、研讨、社团活动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近年来,随着华中师范大学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学校食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朝着“智慧食堂”不断大踏步迈进。食堂窗口有了滚动播放菜单的电子屏;逐渐提供扫码支付(刷脸支付),消费开启刷脸模式;全自动洗碗机传送带亮相桂香园一楼,选用食品级洗涤剂,清洗消毒一体化;2020年,南湖食堂首次将智能餐盘投入使用——师生将自选好的菜品餐盘放置在扫描区后,价格将自动生成;新增自动回收餐具设备有效减轻人工压力,效率与速度提升,美食与现代科技感完美融合。
智能洗碗机设备
智能洗碗机设备
智能化与人性化相结合才是一个“优质食堂”,华中师范大学有着超高的餐饮服务保障水平,食堂方面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健康管理、食品粗加工、烹饪、备餐、餐具消毒保洁等重要环节进行详细讲解,让师生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此外,食堂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组织民管会(简称华大民管会)进驻,在华中师范大学饮食服务中心领导下,在校学生会指导与帮助下,民管会维护学生在食堂的就餐权益、反映学生关于食堂的问题与建议、反馈饮食服务中心及食堂相关问题,常有进后厨等活动。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进食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寄托着独特的情感,在人们的记忆里,总有某种食物牵挂着人们的感情。就像2018年的中秋节,华中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服务中心精心准备了1万余块“华师定制版月饼”免费发放给学子,送去浓浓的团圆祝福。
2022年春节来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为了让留校学生们也体验到新年的温暖,为大家举行了特别的团年宴,未能到场的学子们也收到了美味可口的团年饭盒,其中溢出的正是学校对学子的关怀与关爱。为了确保留校学生度过一个温暖愉快的新年,除保障寒假期间正常用餐外,华中师范大学还在除夕至正月初二为留校学生免费供餐。
近期春暖,疫情之下,温情不减,华中师范大学同样为学子准备了搭配丰盛的隔离餐,并免费发放,一口食物,千般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春吃笋,夏吃菌,秋吃蟹,冬吃羊,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十分独特,我们总是通过某样事物去回忆一个人,一个故事,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桂子山上的好味道需要华师学子们用四年甚至更多时间来探索,用美食拔高身体,用味蕾记录成长。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学子加入这个大家庭,品味这份“桂味”的独一无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官微,华大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华大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