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福州山水城治理路径-闽都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城在山水中 人享山水乐》为题,点赞福州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逐步探索出山水城综合治理的有效路径。

  

  西湖公园美景如画。

创新治水模式

带来幸福水岸生活

  报道点击:吃完早饭,背上相机,福建省福州市市民黄学鼎从家出发,过条马路,来到白马河公园。早上7点,公园里唱歌、锻炼的人不少。沿河两岸,榕树郁郁葱葱,河水波光粼粼,黄学鼎沿步道慢走,不时举起相机定格美景……

  福州实践:2016年,福州创新治水模式,启动新一轮水系综合治理,让“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常驻河网,为市民带来幸福水岸生活。

  这背后,离不开福州在水系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三点:

  用“集中力量”办“生态大事”。全市下好“一盘棋”,“市主导、区保障、部门统筹、国企挑重担”,加上在全省率先组建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高效指挥、上下联动,实现“把水引进来、把水留下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的目标。

  按“水陆统筹”来“全域治理”。根据“症状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的原则,福州采取“链式治理”,将内涝、黑臭、污染源及周边环境同步考虑,让美丽水色走入寻常百姓家。

  依“目标导向”守“长制久清”。根据项目工作法,7个水系治理PPP包统一“清单式”管理、“卷地毯”推进,5000多个治理项目、18个部门同步攻坚,每条河道全过程质量管控,加上“政府+企业”双河长制、水系巡查队的全生命周期管护,让治水、护水久久为功。

还山于民

乌山展现新风貌

  报道点击:白马河公园东侧,穿过一条马路,就是乌山。过去,乌山较少对市民开放,几十栋建筑遮盖了山体原本风貌……202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提升二期工程,对乌山进行改造,还绿于山、还山于民……2022年春节前夕,经过整治的乌山重新对外开放……

  福州实践:乌山是福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福州着眼于为城市留住珍贵历史记忆、为市民添休闲好去处,在乌山打造景点更丰富、山体更显绿、配套设施更完善、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生态休闲空间。

  此次保护修复重点打造双骖园、半岭园、通德园、西园、罗浮岭、石天、天皇岭景区7个景观单元,保留修缮24处历史景源和历史建筑,重现摩崖题刻26处,修复5座传统青砖瓦房建筑,新建5座配套服务设施和5座亭廊台阁,更好地展示了名山风貌。同时,形成有10个主次出入口、总长68万人次,同比增长5倍多。(记者 李锦清/文 陈暖/摄)

责任编辑:凌芹莉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稻城亚丁旅游报价(稻城亚丁最全旅游攻略(含带吃、住、行、娱))
下一篇:常州又添再添20万方大型商业体!龙湖北城天街来了!-常州龙湖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