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过枪弹,出过英才,这座恩平碉楼历经百年依旧巍然屹立
开平碉楼,世遗风采
台山碉楼也闻名遐迩
而恩平也有这么一座碉楼
挡过子弹,出过英才
历经百年依旧巍然屹立
草木青荣谓之郁,人才辈出可称文
背 景
郁文中学创办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1926年)。学校座落在全国著名侨乡恩平市沙湖镇西郊,校园内花树掩映,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学子读书修身的理想之地。
建校九十年来,该校已为社会培养了二万五千多名学子,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如将军作家吴有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方仲根、原外交部驻外使节吴枫、原华南农大吴灼年教授、南开大学博导冯鸿辉、澳门建筑巨子吴卓权、国家级运动员梁秋仲、恩平老干部郑永恒等等,可谓英才辈出,誉满神州。
郁文的一大特色是历届校友对母校的热心支持。国内国外都有郁文学子的身影,五湖四海都有关注郁文的目光。多年来,校友们纷纷支持母校的建设,赞助母校奖教奖学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美谈。
正 文
1924年,从周后人吴作舟、吴述申等族绅倡议在从周祖祠(今图书馆位置)建立郁文学校,又集资于祖祠后面建一座四层高的钢筋混泥土教学大楼,即现碉楼。
碉楼门洞森严,铁窗厚壁。据资料记载,最早的时候,这座青楼砖砌成的建筑窗户全是铁板,铁板的厚度有半米厚,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当时土匪横行,为了挡住子弹保护师生安全而制作。
从背面看古楼
碉楼一层是供学生活动的两间大厅,二至四层每层是两间宽敞的教室,六间教室可容纳300学生。碉楼之巅是一皇冠般的建筑,建筑上六个圆孔神似观六路之明眼。
站在新的高度看郁文古楼
碉楼也曾是共产党秘密活动的场所。1948年5月11日,国民党军队包围郁文中学,以搜查共产党之名,开枪射击校楼,现碉楼墙面上依稀的弹痕就是学校光辉岁月的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始,碉楼用作女生宿舍。进入新世纪,旅委楼等几栋学生宿舍楼兴建,走过近90年风雨的郁文学校碉楼完成了使命。2012年6月,该碉楼作为恩平市不可移动文物永久保存。未来,这座见证时代变迁,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碉楼也将继续见证更多的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才。
(责任编辑 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