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绢人(齐聪颖)】历史渊源
绢人是我国民间纯手工艺术品,《全唐文》(卷八九六)罗隐的《木偶人》一文中就有绢人的相关记载,文中提到到:“……以雕木为戏,丹濩之,衣服之。虽狞勇态,皆不易其身也”。这里“雕木”指的就是以木雕头部和身躯,“丹濩之”就是以彩色描绘面目,“衣服之”就是着以绢布之衣。
有关绢人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对于绢人的发展起源,专家学者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以前。
后宋人吴自牧撰的《梦梁录》中也有以绫绢塑人形的记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并以绢绸彩结成人形”的制作工艺,由此可证,那时绢人的制作技艺已有了较快的发展,此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规模。
(一)什么是绢人
(二)绢人的种类
2、包头绢人:用10#捻丝,先窝成人的侧面轮廓:前额、鼻长、上嘴唇、下嘴唇、下吧、脖子、后脑勺一圈,丝长约20公分。根据头的大小而定,做两个脱脂棉卷,一大一小,大的在上边,小的在下边,用纱和线缝成头型,再用线钉出眼点、鼻孔、嘴,如绣花柳花梗的方式缝出上眼皮,然后用广告色画出眉、眼,用红色画出嘴,其他与糊头绢人工序一样。
①绢挂人:为半浮雕式,与包头绢人工序基本相同,只做半身,不用做体型。
②绢浮雕人:基本是平面制作,人体各部位均以纸片剪成,用各色真丝品糊贴,再组合,突起不大,面部以蝉羽纱糊贴,同糊头绢人一样,画出眉、眼、唇,做工精美,可放入镜框,挂在室内墙壁上,另有独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