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5亿元,稳居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首位,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人民币5377%,实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七连增”。数据显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三园一城”中,广清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246个,累计投(试)产项目80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规上企业33家;广佛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约282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460亿元,年税收可达29亿元;广德产业园累计引进26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42.9亿元,并成功落地戴卡旭、广建集团等世界500强项目;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已启动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与广州城投智能科技、广州越秀风行食品集团等12家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178亿元。2021年招商储备项目累计达到40个。人才优势
广东省职教城(清远)现进驻高校10所,在校生人数约12万人,其中进驻高校高校行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门类齐全,其中制造业类相关专业98个,制造业类在读学生超4万人。每年可输送3万—4万名毕业生,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产业转移难题待解决
与此同时,清远在承接广州海珠区中大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遇到了以下问题:
一、产业用地指标未能满足产业发展。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规划范围约21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规划超1万亩,分两期建设,一期用地5000亩,用于打造时尚产业集群;二期组团盘活周边存量用地约5000亩,用于拓展智能制造中心和创客产业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约9000亩产业用地,13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容纳15万人就业的生态型主题产业园区,在5-10年内实现共建千亿级“广清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该项目规划区内约有5000亩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约有7500亩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进行城镇开发边界线和土规调整。
二、园区整体规划配套有待提升。园区整体建成后,预计将会有数千家企业投产,目前整体区域供水、供电负荷无法与后期企业投产相匹配;排水排污管网暂未完善,后期将对企业废水处理增加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基于清远在承接广州海珠区中大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赖建尧提出建议:
一、给予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用地指标。项目规划区内约有5000亩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约有7500亩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进行城镇开发边界线和土规调整。现建议省政府适当加大对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协调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在转移园内增加5000亩城镇开发边界,并增加7500亩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确保项目符合规划,以解决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的问题。
二、优化园区周边产业配套设施。推进产业转移承接,必须纳入区域经济合作范畴,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一是提前规划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污水管网建设,打造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二是规划满足整体园区企业投产后的供水、供电需求,保障其与企业投产发展同步,最大程度保障企业顺利生产;三是提升园区周边的交通配套,加快华清产业大道、德清大道等主次干路网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路网体系;实施107国道和240国道快速化改造,提升区域通行能力;打通湖岸西路、107国道、德清大道节点,实现转移园、石角镇、美林湖互联互通;加快推动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清远段)、清花高速建设,形成转移园与广州联系的快速双通道;同时引入市区与产业周边衔接的公共交通,满足企业员工的出行需求,并带动当地的就业。
三、加快完善园区周边生活配套。产业园区的发展,既要发展产业,也要留住人才。据统计,商业方面,周边10公里范围内,有大家元博爱广场、石角镇政府政务商圈、华越广场、北部万科城商业街等商业配套。医疗方面,有美林湖医院、万科汉尔斯医院、新源医院、石角镇卫生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教育方面,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美林湖学校、广铁一中、广清玉岩实验学校、七星小学和拟落地的广州软件学院等10余所学校,共计25908个学位。目前商业、医疗、教育等资源未足够覆盖15万人的需求,建议加快建设园区周边学校、医院、银行、商业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解决企业员工衣食住行、生活购物、子女就学、就医等实际问题,形成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圈,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让企业员工安心就业、安居乐业。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