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习惯有很大相同,这跟气候、地域、物产等因素有关。拿北方人来说,就喜欢吃蒸饺、包子和烧卖饺子等带馅的食物。北方人认为带馅的食物一般来讲菜和肉都有了,营养丰富,百吃不厌。各种带馅的食物尤其喜欢哪种,皮薄馅大,咬一口,满嘴都流汤汁的。
作为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石家庄,形形色色的美食非常繁多。而做蒸饺、包子和烧卖这些带馅食物的老字号也不在少数,有的店已经步入百年老店行列。
(一)中和轩蒸饺。堪称清真特色风味的名吃之首,是石家庄正儿八经的老店,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1920年由保定中和轩饭店的满氏兄弟创建。当年,满记蒸饺的特点在于全部采用精粉和面,选肥瘦适宜的牛羊肉做馅,加拌休门老油坊的小磨香油,按季节更替菜料,赶在别家前头购进时令菜,名曰抢鲜。
蒸饺色、香、味、形俱佳,并逐步达到了操作规范化,继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他们的服务也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一盘五个包子,按顾客进食速度上包子,保证盘盘吃到热包子,餐后喝一碗煮牛肉原汤。中和轩在石家庄非常有名气。老百姓秋收摘了桃子(棉花),要到中和轩吃一顿蒸饺。当地曾流传有“吃了中和轩,死了也不冤”的佳话。
中和轩蒸饺选料讲究、制馅儿精细,配以传统料水,烫面制皮,皮薄馅儿大,吃时带浆,肉馅儿成丸,色白光亮,吃在嘴里更是柔嫩分层,鲜香不膩,料香味浓,回味醇厚。中和轩蒸饺分鲜虾蒸饺、素三鲜蒸饺、牛肉蒸饺、羊肉蒸饺等多种,满足不同口味食客的需要。
(二)“红星”包子。是省会石家庄的传统特色美食,始创于1969年,已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红星”包子脱胎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更加适合石家庄人的口味。包子小巧玲珑,色泽洁白,皮薄馅儿足,松软利口,清香不腻,唇齿留香,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热食带浆,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它老石家庄人常说的:“饭后总不饱,只想红星包。”
“红星”包子选料精细,制作考究,选用肥瘦相间猪肉,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入调好口味的料水,使用正宗小磨香油、纯酿造酱油、姜末、葱花、调味剂,精心搅拌制成水馅儿。“红星”包子承载着老石家庄人熟悉的味道,现在经常还能看到老石家庄人在这里聚会,吃完“红星”包子,好能免费喝到精心熬制的小米粥。
(三)正定烧卖。正定城内十字街西南角,有两家清真回民烧麦馆:东边王家,西边甘家,远近闻名,都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烧麦手艺。小笼屉里羊肉馅儿或者牛肉馅儿烧麦形如石榴、洁白晶莹、皮薄馅大、清香可口。提起一个烧卖,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鲜嫩多汁的牛羊肉和筋道利口的面皮在口中交融,配上香醋、蒜瓣,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正定烧卖,一般配荞麦饸饹。正定饸饹光滑细长,吃进嘴里筋道柔韧,筋而不硬,细而不断,柔韧耐嚼,光滑爽口。饸饹汤油而不腻,味香浓郁,回味悠长。两种美食堪称绝配。
(四)栾城老字号回民蒸饺。那天是到栾城区办事。当地老乡推荐了一家叫老字号回民蒸饺的饭店。饭店在鑫源路南一条街上,蒸饺店环境比较简陋,牛肉蒸饺和牛杂汤是店里的招牌。
店主姓白,无极人。我们点了三屉牛肉蒸饺,两碗牛杂汤、两碗小米粥,才44块钱。他家的蒸饺很好吃,一咬一兜油,就像灌汤包,不小心会烫嘴。
牛杂汤现场兑好,碗底铺一层牛杂,从滚开大锅里舀一瓢牛肉汤倒进去,再抓把香菜就成,汤很鲜,不油腻,非常清淡,如果觉得不够滋味,桌上摆着整瓶的香醋和油泼辣子,随便加,汤不够喝免费添续。栾城人说他家的蒸饺是一绝,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