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大 家 熟 悉 的 丽 江
丽江,云南省地级市。
国人皆知的著名旅游城市。
丽江城区小巧,但所辖旅游资源丰富
丽江有风景点104处,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纳果等。
一般情况下,很多游客第一次去云南,都会按照昆明、大理、丽江这样的路线来游玩。
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不去昆明和大理,但一定是要去丽江的。
丽江交通很方便,有机场,有火车站。
而且大家熟知的景点也都很集中,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更多。
景区开发已经非常成熟,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带父母、亲子游、情侣游、闺蜜游都适合。
在丽江,比较常去的是市区游和郊区游。
市区游是丽江古城 → 狮子山 → 木府→ 四方街,还可以看看《丽水金沙》的表演。
郊区游是玉龙雪山冰川公园 →束河古镇 →拉市海湿地公园。
在古城的客栈里,贴满了自由行拼车信息,只要时间充裕,可以去虎跳峡或者泸沽湖。
有的游客来丽江是为了“艳遇”,去泡泡酒吧一条街。
有的是为了古城那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看看四方街、大水车、狮子山、万古楼、木府,找一家小店坐下喝喝咖啡听听流浪歌手的歌声。
或者去感受一下湿地公园拉市海,只要避开景区各种坑,可以看候鸟,看看茶马古道。
当然,玉龙雪山是去丽江必玩景点,这是纳西族的神山,常规路线是经甘海子、蓝月谷,然后乘索道到达冰川公园。最佳游览季节是11月到次年3月,那时候山上雪最多。
门票:
玉龙雪山景区门票:100
大玉龙通票:205
冰川公园大索道:120元
云杉坪小索道:55元
牦牛坪中索道:60元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景区有两条索道,一条到云杉坪,也就是冰川公园;另一条到牦牛坪(海拔3800米)。
山下缆车点
云杉坪海拔3240米,乘坐大索道到达冰川公园最高海拔4680米,游客也就只能走到这里了。
夜晚来临,可以去看看《丽水金沙》的演出,演出分四场:“序”、“水”、“山”、“情”,有雪山女神、有傣家柔情、有摩梭婚恋,汇聚了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风采,还能了解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东巴文。
而更远一点的泸沽湖,那里有走婚的摩梭人,有清澈湛蓝的湖水,去环湖、坐猪槽船、走婚桥上观赏草海、女神湾看日落、观景台上俯瞰泸沽湖全景、都是很不错的体验。
这是大家广为熟知的丽江。
而丽江于我,是另外的样子。
丽 江 的 样 子
丽江的山
数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猛烈碰撞的那一刻,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
但是华南板块在东端部进行抵抗,在这两股势力的相互作用下,就出现了丽江地区。
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它北接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距昆明市527公里。
丽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主峰扇子陡是玉龙雪山南边的第一座山峰:5596米)。
丽江最低点在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
两点最大高差4581米。
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三列山脉从西到东依次耸立,3000米,4000米,5000米,逐渐过渡到青藏高原。
老君山脉,最高峰4420米,是三江并流的八大片区之一,以丹霞地貌著称,山体有很多丹霞峰丛、谷、柱、悬臂、龟裂纹。
绵绵山脉,最高峰4510米,泸沽湖的格姆女神山就是绵绵山的一部分。
泸沽湖格姆女神山
玉龙山脉,13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称为“玉龙十三峰”,从南到北一字排开,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至今还没人登顶,并不是因为玉龙雪山有多高的缘故,是因为玉龙雪山复杂多变的气候以及地质结构造成的。
玉龙十三峰 | 网图
高大的山体上,曾发育出规模庞大的古冰川,很可惜,随着全球变暖,玉龙雪山已经很难有积雪堆满山顶的时候了,我去了两次,玉龙雪山都是光秃秃的,没有雪。但还是能看到一些遗留冰川的冰碛物。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雪山,离丽江市区十来公里,是离人类居住城市最近的雪山。
丽江的水
丽江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澜沧江流域的黑惠江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98%;澜沧江流域面积占2%。
丽江石鼓镇在一片开阔的谷底,金沙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南下,到这里受南部山地的阻挡,放缓水势,由南向北急转150度,形成V形大转弯,人称“万里长江第一湾”。
缓和的长江第一湾是渡江的理想地点,位于湾头的石鼓镇也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忽必烈的骑兵抱着用牛羊皮做成的气囊从北岸漂过来,目的是为了攻打大理,参见走天涯73 | 云南行(5)风花雪月是大理必打卡的传统网红地,乳扇一试胃难忘。
1936年长征中的红二红六军团也曾选择在此渡江北上。
过了石鼓,沿金沙江河谷一路北上,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后,河谷逐渐收窄,两岸的山体开始变得陡峭,直至垂直耸立,遮天蔽日,这便是虎跳峡。
左边碑文就是东巴象形文字
玉龙雪山及哈巴雪山间一南一北对峙着,金沙江从它们深3900米的夹缝中奔流向北,在两座大雪山间不断侵蚀,最终切出全长20km,宽30-60米的虎跳峡,峡谷首尾落差200多米,巨石崩落,直插江心,江流飞湍,声如滚雷。
虎跳峡位于丽江辖区的边缘。
北岸的哈巴雪山属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地界。
哈巴雪山南麓有一条穿越虎跳峡的徒步线路,一路上不仅可以俯看幽深的峡谷,还能饱览南岸的玉龙雪山景色。
我去的时候不是丰水期,只能网上找个网图看看了
网图
当江水涌出虎跳峡,在玉龙山脉的最北端再次受到山地阻挡,金沙江又改道南下,环绕玉龙山脉,这就是玉龙湾。
玉龙湾
从玉龙湾南流200km到永胜县,金沙江又由西向东,呈直角大转折,这就是永胜湾。
永胜湾
三次大拐弯让金沙江在丽江境内变成了一条飘带,以615千米的长度贯穿丽江,占到了长江总长的近1/10。
除了江,还有湖。
丽江境内有泸沽湖、程海及拉市海3个天然湖泊。
程海是内陆断陷型偏碱性深水湖泊。
程海
拉市海是一个冰蚀湖,就在丽江市旁边,不远。
拉市海
泸沽湖则静静地躺在丽江最北端,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交界处。
如果从云南进入,可绕到四川境湖域内,可以游玩景色最美丽的神女峰,水质最清澈的神女湾。
泸沽湖
走天涯43 | 泸沽湖,天蓝水清,海天一色,暮鼓晨钟
丽江的历史
丽江的海拔悬殊大,地块地貌错综复杂,地势起伏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在云南,超过九成的土地被大山占据。
雨水在高山丘陵间冲积出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盆地,这些地方地形平整,土壤肥厚,通常还会伴有河流湖泊。
它们是非常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栖居地。
当地人称其为“坝子”。
这种称呼也适用于四川,例如汉源坝子、九襄坝子、川西坝子。
丽江城就建在这样一个坝子之上,这个坝子叫做“丽江坝”。
丽江坝子
丽江坝子最北端在玉龙雪山脚下,东西两侧是金沙江。
《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
意思是说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
现代话翻译一下:金沙江别称“丽水”,也叫丽江。
元朝,公元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
《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
自此,丽江成为了一个行政区域名。
唐宋时期,中原王朝雄踞东方,吐蕃王朝崛起于青藏高原,后又分裂为吐蕃诸部,南诏与大理国,接连兴起于苍山洱海之间,多方势力在丽江交错碰撞,
元明清时期国家统一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经济、文化仍然有明显分隔,
丽江西北侧的青藏高原以藏族为主,
丽江东南侧的云贵高原以汉族、白族等民族为主。
但是纳西族却脱颖而出,是个优秀的综合体,它在一片矛盾冲突中,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还能将族群与文化的碰撞进行有益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融合性文化。
丽江世居民族主要是纳西族,其它生活的还有藏族、白族、彝族、汉族、普米族、傈僳族。
宗教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纳西族独创的东巴教。
丽江人既过汉族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过彝族、白族的火把节等节日。
比如纳西古乐,就有着明显的中原古音。
在丽江要听一场纳西乐演奏,门票得花200多元。
但是我找了个免费听的办法————>
每天下午六点,古城会有一辆垃圾车挨家挨户收垃圾,车到之处,它会响起纳西乐让人们注意注意我来啦!
所以,到点,我就跟着垃圾车跑就对了,纳西乐听个饱。
纳西族也创造和保留了大量自身的文化特质,比如他们的壁画就是一种综合汉、藏、纳西的独特艺术。
此外还有东巴象形文、东巴舞蹈、丽江粑粑、鸡豆凉粉等丽江本土文化。
鸡豆凉粉
鸡豆凉粉就是凉拌鸡豆凉粉,鸡豆是丽江特产的一种豆子,磨出来是黑色的豆浆,所以凉粉也是暗淡的黑色。
丽江粑粑,10元一个
几乎每家餐馆都卖虫子
生活在泸沽湖区域的摩梭族,他们有自己特殊的族群文化。
泸沽湖地区特殊的农牧手工商贸等,多样化的生产方式,让妇女的社会地位突显,再加上婚嫁的经济成本、土司税收,以及男女人口不平衡等多种原因,最终促成摩梭人选择了“母系大家庭”,“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模式
摩梭族人,基本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
主要聚居在四川的盐源、木里、盐边县以及云南的宁蒗。
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被认为是纳西族先民迁徙过程中,停留在泸沽湖畔的一支。
所以国家在进行民族认定时,定义是:
把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归为纳西族,
把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这种文化在逐渐消失了。
纳西族的祖先,本是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后来经四川南下进入丽江,与当地土著通婚形成了纳西族。
宋末元初,忽必烈征伐大理国,纳西族投降。
元末明初,也就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获朱元璋赏识,皇帝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汉姓“木”,从此纳西族全部改汉姓名字。
考虑到人口太少,胳膊拧不过大腿,纳西族首领审时度势,两次顺应王超更迭大势,使得纳西族获得了中央王朝的支持,得以延续。
明朝将丽江路宣抚司改设为丽江府,并让阿甲阿得土司家族世袭丽江土知府。
木氏带领纳西族人迁到位于丽江坝中心的狮子山下,规划城池,营造房屋,兴建宫殿楼宇,经过三百多年的苦心经营,愣是把丽江管理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不但巩固了在丽江的统治,还将势力范围扩张至四川西部,统辖理塘、稻城、康定等地。
木氏土司的统治在当地还是很有口碑的。
在教育上,木氏族人中推行汉文化教育,并推动了藏传佛教在丽江的传播。
在经济上,通过茶马古道,让丽江成为青藏高原与云南及内地的贸易中转站。
坝子上有三座古镇,最出名的就是被习惯叫做丽江古城的大研古镇。
严格的说丽江是个地区,这座古城叫做大研。
大研古镇全城面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