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村(西黄村镇:昔日荒山岗今朝花果山)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金秋时节的信都区西黄村镇,满山遍野绿色之中,一嘟噜一嘟噜红艳艳的酸枣点缀其中,像一串串红珍珠、红玛瑙挂满枝头。一个个忙碌捡拾酸枣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农户笑容里绽放出丰收的喜悦。

“这一带最不缺的就是酸枣,有野生的,有人工培育的,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酸枣树不光给山场增添了绿色,还发展成为富农产业。”在西黄村镇东川口村,镇一级主任科员关明峰指着挂满果实的酸枣树介绍,东川口村是全镇酸枣种植最集中的区域,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有酸枣树,每年人均酸枣收入超过1万元。多年来,东川口村百姓挖掘野生酸枣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野生酸枣培育和人工种植,同时联合高等院校培育优良品种,让荒山坡上的酸枣蛋蛋变身百姓致富的“红玛瑙”。

让浅山丘陵区长出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西黄村镇多方发力。在西黄村镇东侯峪村蜜桃种植基地,种满蜜桃树的水平沟一条一带地在山腰间弯弯绕绕。东侯峪村支书陈立强说:“少量早熟蜜桃已经收获上市,供不应求。2000亩晚熟蜜桃即将采摘上市,肯定能有个好收成。”位于东岳村的肽吉生态农场,高效西红柿采收后种植的大白菜、萝卜等秋季蔬菜长势旺盛,效益可观。小埝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西黄村村的桑椹种植、踏溪湖生态观光园的樱桃种植……一个又一个高效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西黄村镇山场扎根拔节,百姓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多年前这一带山场曾经荒芜不堪,是造林绿化、百姓增收的难点和痛点。

山场要绿,百姓要富。“绿色生态是底色,现代农业是路径,全域旅游是方向,百姓增收是核心。”西黄村镇党委书记郭彦虎说。

西黄村镇结合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植树造林增绿、高效农业增收、农林项目增彩”“三步走”工程,逐步打造“京津冀休闲驿站”。在持续改善浅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培育“千斤粮、万元钱”特色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规模化现代农业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全镇特色农业项目多头并进,过去的荒山秃岭一点点披绿添彩。截至目前,西黄村镇吸引社会资金15万余亩,带动5000余户农村百姓致富。

本报记者谢霄凌 通讯员王聚芬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倒缸酒(嘉禾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曹茂盛:一生只做一件事,酿造嘉禾倒缸酒品牌)
下一篇:和硕格格(同是乾隆御封的格格,小燕子紫薇谁地位更高?注意纪晓岚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