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长歌文萃」彦霖的“半坡博物馆记”
【编者注】彦霖是个美丽、善良、单纯的女孩,与弟弟都是学堂的娃儿。不仅是“说好一起走,咱就一起走”的夏令营活动,在教育观上,我们与孩子爸爸、妈妈似乎心有灵犀——初见就达成了共识,故看到姐弟俩的点滴进步——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袭上心头。“单纯、善良彦霖没有原罪,这样的小清新不但要保持,更应展现出小清新的风采,比如文字的表达……”,希望小清新的彦霖,能够保持和发扬这份难得的小清新……
在曲江书城
半坡博物馆记
——朱彦霖(南宁凤翔小学五年级)
参加“汉风唐韵——长安长歌行”夏令营的第二天,和研学导师、同学与志愿者们一起冒雨去了半坡博物馆,那里——彦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市浐河东岸,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五万平方米,发掘的时候总计发现了45彦霖座房屋的遗迹、2座圈彦霖栏、200多个窖穴、6座陶窖遗,和250多座墓葬,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一彦霖万多件。半坡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钻木取火
在博物馆中498件一级文化文物中“人面鱼纹盆”是他们之中最拔尖的一个,我第一眼见到它就觉得它很特别。“人面鱼纹盆”是圆形的,内部的图案很奇特,图案上有一张人脸,人脸的上、左、右都有着三条像鱼尾巴一样东西,在它的对面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图案,在它的左右两旁是一个四条鱼拼起来的图案,头部刚好拼出一个正方形。
人面鱼纹盆
半坡人之所以会在盆做这样的图案是因为他们非常崇拜“鱼”,因为鱼总能在水里游来游去,不会被别人逼迫,而且还能很好地繁殖后代,后代也能很好地成长,故而当时的人们佷崇拜鱼。因为“人面鱼纹盆”的珍贵性,所以它从未出馆到别的地方展览,是半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补陶罐——钻孔
在半坡博物馆中,另外一个让感兴趣的是当时的埋葬制度,因为从他们的埋葬制度中就可以看出以前的社会制度。比如以前氏族成员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葬坑的排列组合与布局是一样的,体现出每个氏族成员,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会受到社会组织的约束。在葬制中出现的二次多人合葬、女性厚葬、母子葬等,都反映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情况。
若有人问“二次多人合葬是什么意思?怎么能表现出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情况呢?”,原因是这样的,“二次”指的是二次葬,就是将一个人埋葬后等他的皮肉腐烂之后,再把骨头拿来清洗再次进行埋葬。而二次多人合葬的意思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进行二次埋葬。
和我同住的表姐
在半坡遗址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位小女孩的墓,据说墓里有七十九件文物,每一件陪葬品都是精美无比,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地位很高,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尊重……
参观完半坡博物馆,我们还体验了钻木取火、植物锤染、陶器打孔等,通过这些我了解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我们现在的一些不同之处,也使我对考古产生了些许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