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普京在70年代初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普金穿着时髦的皮衣和皮鞋,对着镜头摆着帅气的姿势,此时的普金还有着一身书生气。
此时的普京已经参加工作,眼神透露出狠辣犀利,但身材依旧消瘦,看起来就和街上的待业青年一样不修边幅,潇洒随性。
这是工作和感情稳定时期的普京,身材已经逐渐圆润,爱情果然是男人的增肥药。
三张照片,分别是普京学习、刚参加工作、以及参加工作之后的状态。可是普京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在工作单位并没有那么顺利。今天就讲讲普京这个“大院子弟”艰难的职场奋斗史。
受人欺负的小普京
1952年,普京出生在圣彼得堡,出生时,正是美苏争霸的初期,也是苏联极盛时期。普京的父亲曾经是军人,战后做技术工人,普京小时候生活在工厂宿舍院里,那时候的生活环境应该类似于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普京小时候经常被大孩子欺负,那时候的普京身材瘦小,在拳头和武力决定话语权的环境里,只有比别人更强才不会被欺负。大院孩子中总有很多小混混,小流氓,打架斗殴逞勇斗狠是常态。
为了不被欺负,普京小时候就去工厂的俱乐部学习柔道,小时候虽然成绩好,但是直到6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可能是因为总是参与打架被处罚吧,虽然普京自己打架不强,但是性格内向,沉默阴郁,眼神看起来狡猾而深邃,跟着大哥后面混,也没有人欺负他,反而是他渐渐的开始用武力保护和武装了自己。
相信童年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长大成人之后的世界观。拳头就是真理,实力就是正义。
职场奋斗的青年普京
1970年普京考入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是苏联的顶尖学府,快要毕业的时候,克格勃去学校招人,当时想找一个可靠,不贪图女色,不酗酒的学生加入克格勃培养,学校主任推荐了普京,于是普京在大学毕业后,直接加入了克格勃。
到了克格勃的普京,本以为可以大有一番作为,但是职场的人情世故给青年普京上了一课,他从没有在克格勃做过诸如卧底、绑架、斩首等重要任务,而是一个最底层的小白领一样,每天做最琐碎的政务工作,在情报部门整理资料,跟文员无异。
而且普京还要看上司脸色,基本上没有什么晋升空间,像这种从小都不甘屈于人后的大院孩子,打架都要往前冲,上班自然也有拼劲。底层草根需要的就是一次机会,一次彻底改变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到来的时候,会抓的比所有人更紧。
在底层庸庸碌碌的工作着,偶尔去培训学校学习一下,打扮成路人或摄影师做安保工作,总之普京上班上的没什么“意思”。
外派东德
1985年,上班9年后,普京被外派到东德参与一线情报工作,这是一次很难得机会,如果干的好,就可以鱼跃龙门,飞黄腾达,升职加薪。
但是普京没什么人脉资源,被分到了一个很艰苦寒酸的分部,相比同事工作的环境,普京所在的德累斯顿分部经费紧张,设备寒酸,薪水还少。后来才知道,他们这个部门的人都是从克格勃的“闲人”里抓来的。
但是这么努力的普京,依旧没有顺利升职加薪,后来就有点自暴自弃,不运动喝大量啤酒,身材很快变得臃肿,前文照片就是那个时期拍摄。妻子不上班,普京一个小底层白领一个人上班养活全家,工资还不高,生活质量不高,还得咬住牙硬撑。
撑到1989年,柏林墙倒了,但是普京的工作也黄了。他的工作单位就是基于柏林墙才设立的,于是普京又回到了莫斯科。这四年,普京只有一台20年历史的洗衣机,还是邻居送的,和攒钱买的一部伏尔加汽车,普京这小子是真的不贪财啊,这要没点信仰真坚持不下去。
回到列宁格勒连房子都没有,过得更辛苦了。在核心部门开始一步步晋升,用了10年,在叶利钦的器重下一步步靠近了权力中心,2000年3月开始,普京这个名字就和俄罗斯联邦紧密绑定在一起,至今已有23年。
厚积薄发的普京
中国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普京在工作上的艰难奋斗,旁人看来是典型的草根职场升职记,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全凭个人的一腔热血在奋斗,创造自己价值,但是多年蹉跎之后发现个人的努力都会随着人力不可阻止的事件化为乌有。
但是普京在工作里磨练出的坚毅,待人处事的技巧,多年底层工作对整个系统的了解,都对他日后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东德工作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让他认识了很多人,身边围绕的德累斯顿帮(普京东德驻扎城市德累斯顿)成为普京在政坛上的支持力量,这些人里面有国防出口公司总裁,石油公司总裁,电力公司总裁,天然气公司副总裁,铁路公司老总,石油管道公司总裁。
或许这就是普京在权力中心受器重的原因,他的拥趸是整个俄罗斯联邦最有价值的伙伴,他在后面的仕途一帆风顺,也在情理之中。
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