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青年在南阳遇害,惊动开国上将杨得志,严打序幕拉开
1983年在河南南阳发生一起重大案件,一青年带着新婚对象度假至此却惨遭杀害。这件事被开国上将杨得志知道,他当即震怒。没过多久,国内严打序幕拉开。这个青年是谁?为什么他能惊动开国上将?为什么在这件事之后,国内开始从严从重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呢。下面,就带你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1983年,一个青年男子带着他的爱人到河南度假。有一天他们来到南阳市社旗镇,在游览完诸葛庐的美景之后,开始在街上购物。男子的爱人长得很是漂亮,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看到她之后便起了歹念,竟然不顾青天白日上前调戏。他们挡在女子面前,说出了一些粗鄙侮辱的言语,作为丈夫的青年男子怎么能忍,他本身就是军人出身,还是正团级的干部,身手相当不错,那几个地痞流氓没两下就被打倒了,纷纷四处逃窜。
青年男子和他的爱人也不想扫了游玩的兴致,便没有再追究,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了,但没想到的是,更大的危险就要降临。原来那几个小混混敢这么嚣张,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顶头老大,这个老大是一名民警,还是南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婿,他平时没少仗着岳父的权力狐假虎威,这次见到自己的小弟被打了,当然不能放过那个青年男子,于是便带着几个人回去报仇。青年男子即便功夫再好,也是寡不敌众,他一拳难敌四手,被对方打成重伤,甚至头部还挨了一棍,最后不治身亡。后来,青年男子的爱人把两人的证件拿给了当地的公安局,说出了男子真正的身份,众人大吃一惊,原来他是杨得志的侄子,小混混们一听,知道闯了大祸,瞬间吓的屁滚尿流。那杨得志是谁?他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慑力呢?杨得志是我国著名将领,他从小是在贫困的农民家庭中长大的,父亲是一名铁匠,1928年17岁的杨得志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参加和指挥过上千次的战役,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抗美援朝等。
1955年9月,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当时是按照将领所在的单位和所任的职务排序。杨得志在开国上将中排到了42位,在这之后,他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亲身经历了我军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可以说是军功卓著,是实打实的民族英雄。但就是这样一个保家卫国的将领,自己的亲人却被人殴打遇害,这件事放在谁身上都是不能接受的,很快,侄子去世的消息传到了杨得志那里,他大发雷霆,甚至有传言说,得知侄子遇害的消息后,杨得志调遣了部队要炮轰南阳。这个说法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可信度,杨得志作为抗战将领,还是很有原则和底线的。
事实真相是,虽然他当时很生气,但还是遵照要求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上级对此也相当重视,很快就逮捕了当时的犯罪嫌疑人。没过多久,其中几名主要案犯便被执行了枪决,至于那位被仗势的局长,也已经畏罪自杀。因为这件事,领导们也意识到了当时治安的混乱,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虽然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数量巨大的知青在上山下乡之后返回了城里。变成了待业青年,没有工作的他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这些人的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当时出现了很多社会案件。根据当时相关部门的统计,1978年全国治安与刑事案件立案50多万起,之后这个数字迅速蹿升到1981年,全国立案已经有了将近90万起,并且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恶性案件。除了杨得志上将侄子遇害之外,在唐山地区还有一个所谓的菜刀队,他们平时带着挎包上街,随身带着菜刀和砖头,随时随地聚众斗殴,当街勒索,可以说是恶行满满。
据说他们还曾经拦下公交车抢劫,在遇到制止之后,不仅没有停止行动,反而害死了两名战士,还有1983年6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发生的616案件。当时8名十几岁的社会人员喝了酒之后闹事,先后残忍的杀害了27人,其中还有70多岁的老人和2岁的孩子,可以说是震惊全国。就是因为这样的案件频发,上级在1983年8月25号发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这场运动持续了3年之久,决定称要在3年内,组织三个战役,依法将刑事犯罪分子逮捕一大批,判刑一大批,劳改一大批,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并且杀掉一批有严重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当时还有这样的运动口号,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在这3年间。到底有多少人被判死刑,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数据显示,在第一次战役中,法院一共判处了86.1万人,其中判处死刑的有2.4万,可见这次打击规模的巨大,而且当时被抓到的犯罪分子要坐在卡车上游街示众,他们脖子上还挂着写有名字,性别,年龄,及罪行的木牌。
卡车一边开着还一边播放严打的宣传语录,用这种方式来震慑其他的犯罪分子。除此之外,当时各地的学校里也经常张贴犯人的照片和罪行,以此来教育大家要遵纪守法。当时的这场运动,打击了众多的犯罪分子,保障了大部分群众的人身安全。自严打开始之后,我国发生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效果明显,不过,由于当时我国的法律还不是太完善,对于一些罪责较轻的人的责罚有点过于严重了。比如一些流氓罪、偷盗罪。被判定为刑事案件,甚至是男女朋友之间正常的亲密互动都有可能受到惩罚,所以也产生了一定的争议。不过这件事之后,我国的法律体系有了更快速的成长,或许当年杨得志侄子遭遇的恶性犯罪事件是严打运动的其中一个导火索。不过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严打运动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严打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安问题,但是它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打击犯罪分子,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因此它的意义重大,而且在83年严打之后,我国还进行了三次严打运动,都更好的,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