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街道:高质量发展谋突破 产城融合走新路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田敏)近日,新河街道召开了街道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工作推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新河街将立足“建设产城融合示范街区、职住平衡样板街区”发展定位,深挖新河街街区融合发展优势,突出城区产业,加快构建街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新河力量。
目标定位引领升级
会上,新河街道明确了“一定位、两产业”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以“建设产城融合的示范街区,职住平的样板街区”为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围绕高新区的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端商贸服务型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文化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和以天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产业。构建“产业导入+公共设施建设+高品质社区建设”的城市开发新模式,高质量谋划新河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利用优势资源空间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补强服务民生短板。
以打造产城融合型街道为发展方向,结合新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全力打造“创新河”街道城市名片。着力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改善街域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充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从而不断增强街域经济新动能。做好友阿奥特莱斯、红星美凯龙、吾悦广场等商业业态服务管理工作。做好融合区域以基础社区为核心的服务民生保障工作,着力建设社会治理有序、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齐备、城市生活便利的5-10分钟都市生活宜居区。
体制机制深化升级
积极承接区政务服务审批受理事项,提供全程帮办服务,全面推进“一窗受理、智能审批、一网通办”,进一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逐年递增,有计划实施雏鹰、瞪羚企业培育认定工作。针对重点投资项目,打造“新河街创新河”服务中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深入挖潜,发挥闲置楼宇招商载体作用,积极盘活原新河集团办公楼等空置楼宇,优化新河城市更新项目用地结构。吸引一批具有国资背景、区域总部、国内行业头部或地方贡献值较大的优质企业入驻。优化新河城市更新项目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筑高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完善社区配套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创新驱动转化升级
深化拓展“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飞地经济”等措施手段,积极引导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计划到2027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家、雏鹰企业突破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5家,帮助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用足、用准、用好政策,对老旧小区道路、城市管网等进行优化升级。通过申请发放滨海新区新河片区学前教育补短板建设项目、滨海新区新河片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项目专项债,提升城市功能,补齐服务短板。
打造有新河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深化重点服务业领域合作。以现有物流园为基础,以天津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助推园区间交流协作,形成产业链合力。
产业转型优化升级
围绕链主企业补链、强链,延伸产业链条,借助新河街道的区位优势和高新区的融合发展优势,聚焦物流环节补链、强链,承接好高新区、天津港配套项目及日常生活需求,深耕新河街产业链的细分市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借助海洋园区龙头企业资源优势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引进、抱团落地。通过引进一批处于产业链前端的海洋产业领域领军型企业,发挥高附加值项目带动作用,吸引下企业主动跟进配套。通过与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合作,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汇聚创新创业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全面落实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发展理念,实现与高新区海洋园区从空间平面融合到空间立体融合,让生产生活相得益彰。依托高新区信创谷建设,构建从细胞—社区—片区的5—10—15分钟生活圈。重点围绕现代商贸、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教育托幼、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延伸服务链条,挖掘消费潜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集聚发展,打造智慧、安全、和谐、活力、高效、复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招商引资效能升级
坚持以服务促招商,是新河街道坚持的招商理念。新河街道建立1+1+N招商模式,组建街道专兼结合的招商队伍,将有招商经验和能力的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用好招商政策。依托现有街域资源禀赋,通过同高新区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依园共商、以园共进”的强大优势,大力实施“飞地经济”,做到“招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项目互荐”。
加快高新区与新河街招商协同发展,充分结合园街融合发展趋势,根据街道对产业格局、招商知识等方面需求,共同组织交流活动及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全面提升招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以新河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为中心,以新河街商会、“创新河”共同缔造理事会及服务中心为抓手,积极沟通,夯实基础,形成纽带,深入探索并打造“创新河”现代物流产业联盟,拓展应用新场景,打造全员招商联动模式,有效吸纳招商载体和资源,全方位提升新河招商引资新动能。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实施文明街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市管网改造工程和夜间亮化改造工程,建设便捷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结合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完善城市景观,实施重点道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做好主建筑群、广场公园、景观带等重点区域的市容环境提升改造;常态化做好创文工作,集中综合执法、网格中心、居委会等各方面力量,对老旧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在重要节点打造具有新河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灯光,形成新地标,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景观风貌水平;开展社区微更新,针对老旧小区功能和服务能力有限这一问题,对社区内部的狭小空间和公共部分进行针灸式的空间改造,通过“闪转腾挪”合理调配空间,打破原有物理限制的瓶颈,让社区每一寸土地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物理距离。
品质生活统筹升级
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区域商贸中心建设。实际推动以南益、五指引,实际推动以南益、车地为引领的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提升消费品质。为辖区居民提供多样新河街化文化体育服务,免费开放新河街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推动辖区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河街书画展”“新河街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等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壮大群众文体队伍建设,开展社区文化艺术节、群众性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建设幼儿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满足周边群众教育需求。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新河片区通过城市更新,打造居住配套区和产、学、研融合示范区。打造生态宜居新河干渠景观带,建设“智慧云廊”“津沽食邑”“新河故里”等融合发展产业、商圈。打造现代商务配套完善、科技生活深度融合、宜创宜业宜居、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城市街道发展标杆,推动新新河街河街道与滨海高新区重叠区域成为滨海新区最具海洋元素的产城融合示范街区。
融合发展深度升级
打造与高新区融合发展示范街区,即津京塘高速以北,与高新区海洋园区融合发展23.6平方公里区域,打造街道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在承接核心城区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增强配套服务功能。以高新区融合区域成熟社区作为启动基础,高标准规划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商业业态升级改造,打造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依托京津冀“出海口”天津港集疏专用货运通道项目建设,发挥“创新河”现代物流产业联盟作用,大力打造与现代物流产业相关的新业态,推动建成物流招商平台,并充分利用高新区缺少物流用地的实际,加强同高新区招商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新河地区现代物流产业建设,为天津港、滨海国际机场等国家物流枢纽提供配套服务,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街道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