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特色传统糕点之一
又和广州人童年回忆几乎捆为一体的小吃
非钵仔糕莫属了
大概很多非广东人都是因
演员刘青云和袁咏仪主演的港片《新不了情》
而开始知道钵仔糕
但其实钵仔糕的真正起源地是广东台山
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传统小吃最先创于台山
后来逐渐传往香港台湾地区
传统的钵仔糕以黄糖、粘米粉等揉制后
放在一个小瓦钵里蒸熟而做成的
吃的时候用竹签把钵仔糕从小瓦钵里圈插出来
暖、滑、香、爽
人人都爱的街坊小吃
一两块钱一个,却充满着人情味
学名:钵仔糕
出生地:台山
出生时间:清朝咸丰年间
主料:沾米粉,澄面,红豆
辅料:水,黄糖
制作方法:1.红豆用清水浸3小时后,隔水蒸淋。2.沾米粉与澄面混合,以筛隔匀。徐徐加入1杯半清水开成糊状。3.黄糖以2杯半清水煮溶后,与红豆一同加入粉糊中拌匀。4.将准备好的水粉糊倒入已扫油的碗内,猛火蒸20分钟即可。
口感:软糯爽滑
下面这几家广州珍藏版的钵仔糕店
总有最戳中你味蕾记忆的那家
'' 步 步 糕 升 ''
藏匿于大南路巷子深处的民居里
而即使再难找也有很多人导航来前来
一直都是广州最有名气的钵仔糕店
这不足10平的小地方
却接纳过一半以上的广州人
每天11点开店,逢周一休息
想吃你必须要先预定才能吃到
否则来到这里排完队有可能被告知已经售完了
这里的钵仔糕保留最原始最传统的制作方法
用粘米粉制作出来的才可以吃出糕质软糯的口感
有21种不同的口味
特别是每一种中间都会有凹陷下去的部分
这是它软滑最直接的表现
【步步糕升】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仙湖街38号后座
'' 怪 叔 美 食 店 ''
比起这个店名
说阿婆钵仔糕可能很多人就知道是哪家了
70多岁的阿婆亲手做的
以前在海珠南路推着小摊车卖
后来因为城管管制,试过搬回家卖
那时候很多客人找上门很不方便
到现在搬到淘金市场对面的燕塘牛奶里
也改名为“怪叔美食店”
对于多少吃着阿婆钵仔糕长大的人来讲
这么多年这么小的一家小摊
总害怕有一天再找去就会找不到了
只卖红糖红豆、椰汁红豆、杏仁三款
每一个都是1.5元而且大大一个
不是用瓦钵而是用一个瓷碗
但同样是以沾米粉为原材料的传统方式去制作
每天都会早早卖完
阿婆也因为年纪太大了的关系
没有亲自站店,而是由怪叔代卖
【怪叔美食店 】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淘金北街正平一街2号首层自编4号
'' 明 记 钵 仔 糕 ''
一间极窄的店面
大概站满店老板之后就再融不入其他人了吧
所以很多人都是买了便走
这间小店面坐落在教育路
门口有两块不同的招牌,一个写着冰糖葫芦
一个写着钵仔糕,很有乡村老店的既视感
它家的钵仔糕特别在多了很多新奇的口味
多半为水果口味的,猕猴桃、玫瑰花、椰果、香芋等等
5块钱3个,口味任意搭配
水果口味的钵仔糕口感上会甜一些
和上面两家老店相比,这家在味道上做了一些改良
有些人会喜欢有些人比喜欢吧
【明记钵仔糕】
地址:越秀区教育路
'' 米 芝 莲 ''
在广州有几家分店的香港米芝莲
或许很多人吃过它家的鸡蛋仔、蛋挞、奶茶等等
但相对就少人有吃它家的钵仔糕了
然而它不仅有卖钵仔糕
而且制作方式也是采用沾米粉的传统做法
味道也算正宗
3元一个,红豆味的钵仔糕很受好评
因为红豆软软甜甜的
俘获了无数爱吃少女的心
【米芝莲】
地址:天河路228号正佳广场B1层(有多家分店)
'' 元氏钵仔糕 ''
这家比较跟得上潮流的钵仔糕店
是一位宝妈在经营的,包装很紧致
元氏的钵仔糕更加偏向于现在流行的水晶钵仔糕
虽然并非传统但它却胜在口味新奇
一有新出品就会立刻更新
也会整合吃货们奇葩的需求
创新更多的口味,所以一直很受欢迎
红豆、玫瑰、巧克力是大多数人的最爱
除了选择多,足料和刚刚好的甜度
还有QQ的口感都是这里最大的卖点
【元氏钵仔糕】
地址:越秀区惠福东路395号
现在的钵仔糕已经渐渐落寞
许多小孩子甚至都没吃过钵仔糕了
你有多久没吃过钵仔糕了呢?
来源:广州万事通平台、广州吃货研究所、百度图库、SOHO广州,吃不胖的美少女、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