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百家村(Forever Young | 百年间,百家村,百态人生……)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Forever Young | 百年间,百家村,百态人生……

说起厦门老城区

八市、中山路脱口而出

鲜少人知道

在中山公园旁

有这么一处地方——

百家村

如一本厦门百年回忆录

记录着厦门最地道的市井生活



- 百家村 · 开始 -

百家村旧时是一片农田,名为深田。当时蓼花溪流经此地,加上边上的东岳河,阡陌纵横。


良好的自然环境,引来白鹤岭上白鹭飞入水田觅食。清、民时期厦门“二十四景”中的“白鹤下田”,指得便是百家村一带。


图源 厦门手绘地图


图源 网络

1927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124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



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百家村是厦门民国年代规划且得到实施的几个新区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百家村也随现代文明不断完善,没多久便成为一些华侨回乡置业的首选之地,因此在这片安置村的外围,一栋栋中西交融的别墅拔地而起,社区内遍布着众多的风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



- 百家村 · 别墅 -


走进百家村,回到半世纪前的老厦门。


深田路42号建筑




一栋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建筑展现在眼前。


这里曾是日本侵占厦门期间的政治统治机构—“兴亚院厦门联络部”。所谓“兴亚院”,其实是抗战时期日本内阁设立的专业负责处理侵华事宜的机构。


兴亚院厦门联络部是当时日军统治厦门和汕头的最高机构。这儿也曾是厦门日报广告部的办公场所。



建筑物由三栋相连的小楼构成,摒弃了常见的闽南元素或者西洋的雕花,灰色的墙体透着满满的沉重感。这个风格是1930年代全世界十分流行ART DECO(装饰艺术派)新风格,当时在传统的闽南地区可谓十分大胆、新潮。



现代大楼深田国际大厦与沧桑的兴亚院前后交映着,是新时代与历史的碰撞,是百家村的前世今生……


深田路49号建筑




灰白的色调,罗马式的廊柱、璧檐的雕花,历经沧桑却不失典雅。别墅由南洋的建筑师设计。今为民宅。



站在门外远远眺望,总希望从这林立小楼中窥探出曾经的历史,却只能浅浅看到,别墅二楼、窗台上,一朵鲜艳的黄花绽放……



满头白发的老人慢悠悠闲逛着,路过一栋栋别墅……


- 百家村 · 烟火气-


市井长巷,烟火人间。



走进新民马路市场,这里浓缩着厦门最地道的烟火气。摊主和居民唠着家常,这里没有其他市场的热闹,却有着邻里之间温暖的情怀。



在百家村里有着满足生活需求的店铺,没有浮夸的招牌,一间间小店大门就这么敞开着……



低头是卖姜母鸭的老板,磨刀霍霍,准备着迎接下一波客人;抬头是老人在露天阳台,慢悠悠喂着他的宠物小鸟;眼前,是妈妈带着孩子,聊着上学的趣事,走在回家的深田路上。



- 百家村 · 百味 -


百家村的转角藏着惊喜,小吃店邂逅咖啡店,古早味撞上现代“胃”。


百家村深田「公厕美食」远近闻名,公厕旁环绕的地道美食,吴记煸豆干、芒果蘸酱油、阿牛章鱼……老厦门人一吃就是十几年。



图源 厦近邻开元

拐进下一个街角,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万家灯火点亮街边的咖啡馆,在复古闽南花砖的衬托下仿佛自带故事感,毫无违和融入在百家生活中。黄昏下,迎接着年轻人,去享受着下班后的惬意时光。



图源 网络

夜幕降临,百家村的小巷子里变得热闹非凡,简直是各路美食争奇斗艳的天下。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百家村放映着

老厦门的回忆录


趁记忆仍旧在

老街巷还未消逝

去百家村走一走

体会老厦门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部分资料来源:近邻开元、厦门手绘地图、厦门文旅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盘锦火车站,G1221在台安站为什么不停?
下一篇:义安(潮州的前身“义安”的历史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