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家港博物馆要门票吗?
- 2、苏州市有哪些博物馆?
- 3、张家港鸷山桃花源介绍?
- 4、什么是东山人遗址?
- 5、吴江哪些博物馆?
张家港博物馆要门票吗?
不需要。
张家港博物馆于一九九九年十月竣工开馆,博物馆位于张家港市西区,占地五十二亩,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馆体采用"轴线对称、主从有序、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辉煌、宏伟之气势与广场绿地、旱喷泉融为一体,象征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贯通的格局。
苏州市有哪些博物馆?
苏州全市博物馆102家,其中国有馆74家,非国有馆28家在省文物部门备案的博物馆4家。
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吴江博物馆、张家港博物馆、太仓博物馆、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等等
张家港鸷山桃花源介绍?
“中新·鸷山桃花源”地处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南,是由中新集团和张家港市凤凰镇共同合作打造的一座田园小镇,面积1.58平方公里。以“回归自然和谐的城市田园综合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示范,长三角都市群的生态休闲体验地”为总体定位,“保护性开发、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为开发理念,通过高水准规划建设、高质量文化传承、高品质运营管理,打造生态旅游“桃花源”。
(一)创新开发模式,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尊重原有自然肌理、梳理水系步道植被,坚持保护性开发,最大程度保留鸷山区域生态原真性,恢复“山水林湖田草”。在山体治理上,完整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专项治理山体地质灾害,清渣复绿,保留形态有没得原地山石,打造个性化原地山石景观;在水系治理上,充分尊重原有的水系自然形态,合理水利规划,变“环山臭水沟”为“优美环山渠”,变“黑丑水塘”为“自然湿地”;在树木保护上,保留原生成片树林,原址保护有历史价值的树木,建立数字化林业资源信息库,对有价值的树木进行编号定位,追踪原生态植物生长;在农田整理上,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整理闲散农田,综合整治土地,清理违章占用、整理低效工厂,复垦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分级利用山体修复产生的石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匠心筑造,变一片“残山剩水”为“心灵憩园”。
(二)构建旅游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精致回归”名片。结合鸷山特有的自然资源,营造“一水双轴”的新唐风景观。通过自然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发扬、乡村环境治理、产业联动升级、旅游产品建设等举措,构建集自然风光、餐饮、民宿、农业、禅修、研学及文创融合的“旅游+产业”体系。
实现“生态旅游+文化”融合。依托当地历史文化,对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渲染精神层次的获得感与沉浸式氛围,给予游人“精致回归”的心灵体验。整理凤凰水蜜桃发源地鸷山山麓,结合区域总体唐风景观和保留村庄房前屋后散种桃树,重现晋人笔下“桃花源”的幽远意境;依据原有村庄脉络,保护江南乡村肌理,保留村落基本布局,对当地凤凰豆腐、农家米酒、拖炉饼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并予以传承,原汁原味的展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整合区域内鸷山寺、东山小庙和木香棚,重建鸷山寺,再现南朝古刹风貌;优化寺庙周边景观,营造深山幽林意境,提供一个静心禅修的场所。
(三)创优富民举措,实现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把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项目开发的重要元素,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彰显社会效益。村民通过组建村经济合作社,作为项目开发股东,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和分红;通过生态旅游,增加就业渠道,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就近吸纳支山村、凤凰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配套设施,搭建为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发展乡村创客、组织田园集市、田园体验等活动平台,鼓励当地村民创新创业,“授人以渔”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什么是东山人遗址?
东山村遗址位于苏州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东山村香山东侧的斜坡上。
1989年3月,因村镇建设,在基建中发现红烧土块、陶片等大量古文化遗存。经苏州博物馆、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9、1990年两次抢救性发掘和试掘,发现原始房址七座,出土文物104件。还有稻谷,灰坑,骨等遗迹遗存。
东山村遗址由于所处地势较高,近几年来,小区开发日益高涨,周围民居林立,已经对遗址构成了严重威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张家港市文广局、张家港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参加,分别于2008年7月至11月和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前后两次对东山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主要揭示出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聚落,包括房址和墓地,尤其是首次揭露了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大墓。另外,发现10多座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并在马家浜文化层中漂洗出较多的碳化稻米、瓜子、果核、兽骨等动植物遗存。
古遗址呈斜坡状,平均高出农田4米。根据最新的勘查和钻探,遗址平面近圆形,直径约5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9至1991年,苏州博物馆和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次发掘。2008至2009年省考古所和张家港博物馆又两次发掘。发现史前墓葬31座,房址11座,是一处马家浜和崧泽文化类型的新石器时代大型村落遗址。[
吴江哪些博物馆?
苏州吴江区值得打卡的博物馆包括柳亚子纪念馆、吴江博物馆、吴江蚕丝文化展示馆、吴根越角中医药博物馆、江悦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陈去病故居、六悦博物馆、锡器博物馆等,苏州还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网红景点。
苏州网红博物馆推荐
苏州网红博物馆包括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城墙博物馆等。
1、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2、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相城区,是中国首家以展示“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启用于2016年5月18日,占地面积38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87平方米。藏品的时间跨度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苏州御窑遗址园内
3、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寿塔风景区内,是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于1991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0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苏州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2001号
4、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建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位于苏州古城平江历史保护街区上。1986年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全晋会馆修复后,建成苏州戏曲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张家巷14号
5、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中张家巷,建筑面积839平方米。馆内藏有评弹各类珍贵历史资料1.2万余件,各种评弹孤本、脚本几百部。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张家港3号
6、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拙政园内
7、苏州东吴博物馆
苏州东吴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办民助博物馆,2400多件藏品中有1400件来自我省收藏名家陈凤九先生的捐赠。吴王铜镜、吴王宝剑、越王宝剑、吴国鉴盆等百余件代表器物,集中彰显了吴地先民的精湛技艺和吴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址:苏州市虎丘鸿禧路20号
8、苏州革命博物馆
苏州革命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市金阊区始建于1993年,于2014年重修,并于祖国65华诞之际重新对外开放。新开放的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陈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部分组成。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1216路
9、苏州碑刻博物馆
苏州碑刻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府学文庙内,是一座收藏、研究、陈列和复制古代碑刻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馆舍苏州文庙府学始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1986年10月,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613号
10、苏州状元博物馆
苏州状元博物馆一般指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陈列面积约600平方米,是一座全面介绍姑苏状元群体、研究状元文化、展示珍贵状元文物的专题类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钮家巷
11、苏州民俗博物
苏州民俗博物馆就是一座以展览苏州民间传统风俗的专业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多平米,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房屋结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潘儒巷32号
12、苏州城墙博物馆
苏州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15公里长的古城墙是苏州城历史文明的见证,不仅宏伟壮丽,而且创造了“亚”字形的平面布局和每门辟水陆两座城门的独特结构,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相门古城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