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早的“皇家美术学院”
画院成了宋代优秀画家的荟萃之地,也是宋代的最高艺术学府,形成了独特的宋代院体画。
最早的“皇家美术学院” 宋徽宗继位后不遗余力地推动画院的发展,他允许在书院任职的官员像普通朝官一样佩戴鱼袋(象征品阶的鱼形装饰),且朝会时诸院待招按 照官阶品秩站立,以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可见宋徽宗对画院之重视。
宋徽宗在建造五岳观时,曾召集全国画工精湛者绘于观壁,但宋徽宗都不太满意。此后,他便在国子监增设画学,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由精通书画的士大夫担任博士,负责管理画学。宋徽宗还将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入画学者不仅学习绘面,还要学习《说文》《尔雅》等儒家的基本经典。画院还制定了特殊的评画标准,重视画家的创造性,不单纯模仿古人。经过画学的进一步教育培养,其中优秀的画家才能进入画院。
画学的入门考试非常严苛,考题多为唐人诗句,但一些机敏的画家总能给出切合题意又意境高远、构思巧妙的作品,交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答卷如 “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 众人皆绘制孤舟泊岸,再以寒鹭或孤鸦装点于舟中,衬托环境之孤寂。而
夺魁者则将“无人,解为“无行人”,单绘一船夫横卧舟尾,孤笛置于身侧,无人可渡的悠闲与因漫长等待而生的困意便铺满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