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子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乐陵市东北部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原标题:大堡子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乐陵市东北部

乐陵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城市、山东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是山东“三大发展战略”重点支持的区域中心城市。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被中国旅游协会授予“中国生态文化基地”称号,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百强县市”称号,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同时,乐陵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中国生态文化基地——大堡子山

大堡子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乐陵市东北部,地处冀鲁两省交界处,东邻天津武清,南接德州武城,西邻山东成武,北与山东聊城市阳谷县接壤。大堡子山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峰,主峰海拔597米,是华北平原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大堡子山风景区总面积10500公顷,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地质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内有大堡子山、仙姑顶、小天门、石佛洞等景点60余处。2007年被中国旅游协会授予“中国生态文化基地”称号,2007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2009年8月被山东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盛庄

新盛庄,位于乐陵市西部,因村中有新盛庄水库而得名。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因村内原有新盛庄小学而得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布,村东有新盛庄水库。全村现有326户,人口918人,耕地面积4900亩。村内现有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两处:一是新盛庄古建筑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新盛庄水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盛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由27个四合院组成,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所建。其中有三处院落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一处院落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村内还保存着完整的清代建筑6座、民国时期建筑5座、近代建筑4座以及一批古建筑构件。2008年6月25日,新盛庄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陵八景之一——齐长城遗址

齐长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乐陵市境内,位于乐陵市大寺镇境内,西起高都古城,东至大寺古城。该段长城自南向北经齐陵镇、白浮图镇、夏店镇、大寺镇和姜屯镇等地,全长约20公里。长城墙体保存完整,是我国古代一道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魏、晋等朝代修建而成,后经历代修缮,现存残段长约1500米,为长方形不规则夯筑而成。由于齐国境内多丘陵山地,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和保护自己的安全,修筑了这道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道军事防御工程,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齐长城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之一,在全国也属罕见。它西起高都古城北门(今大寺镇)南下至夏店镇姜屯村(今姜屯镇夏店村村北)。目前此段齐长城遗址是乐陵市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处齐长城遗址。

中国第一个农业公园——万亩梨园

乐陵的万亩梨园是全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一处。中国第一个农业公园——万亩梨园位于乐陵市石桥镇境内,占地2万亩,其中梨园面积1万亩,梨园内建有“九曲桥、九曲河”两大主体工程,以及万亩梨园观光大道、垂钓区、“爱我家乡”雕塑、梨园文化展示区、果蔬采摘区等。目前,已经形成了集采摘、垂钓、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观光园区。园区内种植梨树品种多达60余种,年产梨6亿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梨都”。

乐陵农业公园是以万亩梨园为依托,以农业生态观光为主题,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内有观光大道、垂钓区、果蔬采摘区、农家餐厅等娱乐项目,同时还拥有十余种具有乐陵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游客在园区内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梨和蔬菜,还能参与采摘活动。园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业公园”称号。

乐陵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东省乐陵市王寨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其特殊的人文景观和地理位置而享誉海内外。大槐树是我国移民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已有600多年历史,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乐陵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在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包括大槐树、古槐街、古槐博物馆、万年台、祭祖广场、三官庙等部分,以大槐树移民为主题的大型人文旅游景点。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以“寻根”为主题,集文物旅游、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乐陵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成功举办了12届“大槐树祭祖大典”,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20多万人。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寻根祭祖圣地之一。

乐陵大禹岛——禹都古遗址

禹都古遗址位于乐陵市西北12公里,大禹岛之东南。此遗址位于大禹岛东北的丁字湾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是在古黄河故道中形成的,整个岛面积约2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21米。禹都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发掘出的文物看,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和蚌器等。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在此遗址中有较多的发现。在这一时期,乐陵先民们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发明了最早的陶器,还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和可考证的文字系统。这一发现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就之一。

乐陵万亩观光果园

万亩观光果园位于乐陵市西南部,东临黄河故道,南依京沪铁路,北靠京福高速公路,距济南国际机场仅80公里。乐陵是全国优质梨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红肉苹果生产基地,是国家绿色果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

乐陵万亩观光果园集绿色食品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为一体,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区。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红肉苹果生产基地,所产苹果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多味美、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红肉苹果生产基地,所产苹果果形端正,色泽艳丽,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梨生产基地,所产梨个大、皮薄、肉细、汁多、味甜、香味浓,素有“梨乡”之称。这里还是全省重要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红肉苹果生产基地,所产苹果果形端正,色泽艳丽、香味浓郁、口感极佳,享有“天下无果第一果”之美誉。万亩观光果园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休闲旅游示范点”。

兖州市景区

兖州,古称安邑、陈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兖州古称安邑,据《三国志·魏书》载:“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攻下安邑,曹操迎降于县南,置安邑县”。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40年)设兖州治于此,至清代乾隆年间废入安邑县。“兖州”之名始于汉代,当时设置兖州的治所在安邑。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为冀州刺史驻地;后为孙吴所占。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的兖州治所在今兖州市区一带。

水泊梁山

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北部,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水泊梁山风景区是一处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景区内的梁山、水泊梁山和梁山寨三个部分,其中:

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祥地,位于风景区东北部。相传春秋时期,宋国公子光被其家臣梁乡子陷害而隐居于此,并与鲁庄公之女武姜联姻,生下一子名“梁安子”。后公孙胜为避祸,前往梁山隐居。从此,梁山便成为了鲁氏的祖居地。梁安子出生后不久,被其父亲梁乡子立为继承人。梁乡子死后,其子继位。因其年幼,故由其堂叔父宋国公子光主持朝政。宋国公死后,其子继位为宋仁宗,梁安子被尊为皇太弟。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正月初八日,宋仁宗在上京(今山东济宁)称帝,国号“大宋”,改元天圣。自这以后直到宋徽宗即位前一年(1022年)被废为止,一直都是国都。

孟子故里

孟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境内,在山东省邹城市南部,邹城市区北8公里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素有“邹鲁圣地”之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子故里景区由孟府、孟庙、孟林三部分组成。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还有“国之瑰宝”——孟子墓以及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在景区内还可以看到“天下归心”碑、“浩然之气”碑、“学而优则仕”碑等四座碑亭。

目前,景区内的孟府已成为集孟子研究、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圣地。它是济宁市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是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会员单位。

兖州古城

兖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鲁国故地和三国古战场,为汉魏以来的重要城邑。曾有“山东第一州”、“南鲁京畿”、“齐鲁门户”之称。

兖州古城位于兖州市区中心地带,始建于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兖州古城保存较为完整,是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现存有城门一座、城楼一座、古民居12处,其中的吴氏家庙和五贤祠更是全国罕见。

兖州古城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为东至府前街,西至府后街,北至县前街、县后街,南至安济路。总面积为260.23公顷。

安兴寺

安兴寺坐落在兖州市东部,始建于西晋,初名“安邑禅寺”,后称“安兴禅寺”。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安兴禅寺移至今址。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后屡经变迁,明代曾毁于兵燹,后在原址上重修。现存的安兴寺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建。

寺内原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三圣殿、弥陀阁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一座五间三层砖石结构建筑,由前向后逐渐升高,进深达34米,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结构。殿内供奉一尊高达21米的“大佛”塑像。相传这尊大佛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在兖州所作《伯鸾颂》中的人物形象,因此这座大殿又称“蔡邕殿”。

安兴寺内还存有“镇海神龟”、“圣泉”等古碑。圣泉又称“圣水”,在寺内西、南两面。泉水清澈见底,泉眼高出地面约2米多。泉水常年不枯,清澈如镜。传说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是安兴寺庙会的日子。

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大安镇大汶口村南,距今约5000-5000年。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0米,共分四层。

第一层为龙山文化,第二层为大汶口文化,第三层为龙山文化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存。出土的遗物有陶鼎、罐、盆、碗、壶等。陶鼎、罐表面饰以黑色或红褐色彩陶纹,陶盆则多为素面;陶器纹饰有附加堆纹、绳纹、浅方格纹和几何纹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教授称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典范”,被列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大汶口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坛山

仙坛山位于山东省兖州市城区西北8公里处,古称“仙坛山”。仙坛山与泰山遥遥相望,主峰海拔328.6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仙坛山现以其雄伟的山峰、神秘的传说、秀丽的风景,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仙坛山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武帝“封禅”之地。汉武帝时,在此封禅泰山时,因与泰山地理位置相近,故将泰山与其遥遥相望。至明清时代,兖州仙坛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盛名。据史料记载:“汉初有仙坛山、云台观、兴福寺、宝泉寺、万寿寺等寺院”。明清两代,这里建有五龙祠、玉皇庙、药王庙、王母庵、万寿宫等庙宇,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

仙坛山中最有名的景点就是“三清殿”了。“三清殿”占地面积2128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高24米,殿内供奉着道教中的三清神像。

云门山

云门山又名云门观、云门,位于兖州城南五公里处,云门寺和云门观两个景区之间,有一座形似门的山峰,这座山峰形似一把插在云门山上的扇子,故而得名“云门山”。

云门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故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在此隐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兖州刺史;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此游历并留下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诗句;宋代宰相王安石曾在此隐居并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篇;元代大画家关同曾在此隐居并留下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诗篇。云门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景秀丽、文化深厚。

责任编辑: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海花岛天气(海南海花岛:世界建筑史上奇观,漂亮的出人意外,路过不可错过)
下一篇:云间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