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登高行远眺未来,来看这42位新锐青年的艺术“面孔”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12月16日至12月24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登高行远——2021新峰人才作品展”在浙江展览馆举行。
本次展出的是2021年入选“新峰计划”的42位青年艺术家的400多件作品。
【什么是“新峰计划”】
“新峰计划”是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浙江省文联具体实施的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培育了386名美术、书法、摄影和民间工艺门类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成为全省性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
自2021年省委宣传部把“新峰计划”纳入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后,“新峰计划”被赋予更高能级,增添了更强的人才聚集能力。
2021“新峰人才”的创作成果涵盖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四大艺术门类。
这是一次对青年艺术家培育创作成果浓墨重彩的集体展示,体现了浙江省青年艺术家怀抱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初心,让人看到互联网时代艺术呈现的新可能和新生代艺术家别开生面的艺术思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浙江省青年艺术创作生机勃发的整体风貌。
现在,一起走进四大展厅——
美术展厅里囊括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漆画等多个画种的作品,风格各异,体现了青年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并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美术单元展览现场
10位2021美术新峰人才分别是范阳子、高飞、王鹏、黄小华、金文丽、李俊、袁梦迪、吴俊、宋建国、李菲菲。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美术新峰遴选出来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有相当大的比例倾向于体制外和基层的青年艺术家。
新峰人才说——
青年画家高飞现为杭州画院画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为这次展览选取的都是写生作品,因为“在写生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感受,每一次写生时与客观世界、对象产生新的碰撞,会不断激发我进行思考、尝试突破固定的语言,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来接纳表达当下的感动与激情,在生活的细节中找寻不同的理解与鲜活的感受”。
高飞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硕士,他说,新峰人才培养计划让他又有一次重返校园的感觉。“培养计划包含了不同的视觉艺术种类,并且定期组织写生采风活动,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展示平台。”
在采风中,高飞与很多艺术同行交了朋友,“与其他艺术种类的新峰人才交流,让我能从不同种类的艺术视角来观察对象,往往能够获得与传统山水画不一样的视点与角度,体验全新的观看方式,这个太让人惊喜了。”
高飞 《清溪碧苔》 中国画 33cm×33cm
目前,高飞的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母体,并进行一定的取舍与重构。他觉得,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真切而不同的感受,而他也乐意去找寻生活的痕迹,并将之作为创作素材。
“我所理解的生活痕迹是一种有关生活的联系与感知——通过创作引发对于生活别样的联想与期待,最终在真与幻之间实现对生活之外的更深刻命题的思考。”高飞说,他的艺术创作将进一步在现实与语言逻辑中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以多样的形式语言去体验更高的精神性表达,在创作中塑造出真实而生动的幻境。
书法单元展览现场
书法展厅展出了10位新峰人才的作品,书体包括行书、草书、楷书、篆书等等。
这十位年轻书家分别是刘佳伟、李强、姜法根、李文丹、陈西、李永、倪小婷、吕科、王陆军、陈一。他们的笔墨意取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新峰人才说——
85后陈西为此次作品展递交的“作业”,在书法艺术风格上以清代邓完白的隶书为主,有拟《张子西铭》风格的小字,也有参照《崔子玉座右铭》《敖陶孙诗评》《易经谦卦》的大字。
陈西专攻隶书。他结缘邓完白隶书已有好些年。赵之谦誉“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说的就是这位完白山人。邓完白的隶书从汉隶中来,结体紧密,貌丰古劲,大气磅礴。但陈西也发现,邓取法广泛,每个时期的书作风格都不同,给学书者产生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他关注邓完白每个时期表现的精神和书写意趣。
邓完白直承秦汉,由篆入隶,对于隶书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平日里,我也喜欢积累从篆书中来的偏旁以及字形结构奇特有趣的字,以便创作时举一反三,力求做到‘寓奇于平,囿巧于朴’。”陈西说,这也是新峰人才计划培育过程中启发到他的一点,书法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书家,而应集众人之所思,博众人之所长。
摄影单元现场
摄影展厅作品涵盖纪实摄影、当代摄影、AI、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展陈形式丰富,声光电图文俱全,尤其是摄影与当代技术充分结合,体现出很高的关联度。
作为摄影艺术界的新锐力量,此次10位摄影新峰人才带来了各具特色的作品,他们分别是陈浩、丁瑶瑶、郭珈汐、金华、拉黑、刘斌、刘国强、施佳杰、徐思捷、周子杰。
新峰人才说——
90后摄影师郭珈汐此次展出的作品,关注的是城镇边界那些人为设立的界限标识物。
作品一部分借鉴了类型学摄影,并置的画面对应着界标左右两地居民望向对方空间的视角。视角、光线与空间的不同,也预示着这些界标的分割有效性在两地居民的争执与历史中,是模糊的。
《界标》之桐庐 - 框架 - 富阳
《界标》之萧山 - 分界桥 - 诸暨
“它们虽生长在行政区域界线上,形成的原因却充斥着人类行为、历史与自然的多重作用。”郭珈汐由此来探讨一种新的公认的界标认同是如何在地域文化的时间叠加中不断被形成。
郭珈汐是个大连姑娘。但在杭州已经生活多年,本硕都是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的,品入选 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第九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等。她认为自己的作品“其实不拘泥于某一种摄影风格,因为所谓的风格,本质上都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我究竟想表达什么。”
“新峰人才计划对我最重要的培育是打开视野。”小郭说,省文联和省摄协提供了与一线当代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多次组织赴各地看展以及去艺术家工作室观摩,“在优质资源的影响下,带来新的思考是必然的。”
她说,有思考,就有新的创作,有了思考的锚点,任何风格都将是一个可被选取的“材料”。“未来我的创作会持续关注景观、自然与人类行为,作品会更倾向于使用多种媒介材料来进行视觉化的观念表达。”
民间工艺展厅共展出石雕、木雕、青瓷、漆艺、剪纸、麦秆画、龙泉宝剑、刺绣、紫砂等多个工艺领域内的作品。
作品既表达了传统手艺传承性,又融入青年艺术家从当下生活中汲取的的养分,融入年轻一代的审美和生活感悟,兼具传统和当代性。
这一单元有12位工艺新峰,他们是陈德鸿、董欣珅、张谦、周蒋利、沈扬、林慧、查长伟、陈曦、陈军敏、周易通、王尚可、胡少芬。
新峰人才说——
陈德鸿师从东阳木雕大师冯文土,后来又去了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他说自己是“学院——民间——学院”转了一圈。
“我师父那一辈,他们做的东阳木雕主要是作为工程客体而进行的一种木雕艺术,所以技艺高超,装饰性很强。”而他们这一代人是在互联网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更热切于将东阳木雕作为主体来进行艺术创作。
所以,陈德鸿为作品展选取的一些作品,都是体量不大,融精细的雕工于简结的造型之中,线条流畅不繁复,非常符合当下的审美。
“我是用了三五年,才慢慢地将原来繁复的工程木雕的雕刻技艺运用到以自己创作为主的艺术木雕这条路上来。”这一转变实际上就是从原来流水线作业的一环转变到独立能够完成一整件作品的所有工序,对创作者的水平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有独立设计的能力还需要过硬的技术。
新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陈德鸿也萌发了更多创作题材上的想法,“我的创作内容是有阶段性的,接下来我可能会偏向于大型圆雕,这样可以将东阳木雕中传统的浮雕更多地融入到我当下的作品里,让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部分作品欣赏】
王鹏 《我的高数据幸福单元》 中国画 180cm×240cm
李俊 《殇之三》 油画 80cm×200cm
李菲菲 《简》 漆画 180cm×360cm
吴俊 《聚合——纵》 版画 90cm×60cm
宋建国 《塔林·造境 之二》 水彩 100cm×75cm
范阳子 《我疑身在万山中》 中国画 295cm×200cm
金文丽 《三个海军》 油画 170cm×140cm
袁梦迪 《栖居的诗意系列之二》 油画 150cm×150cm
高飞 《遗迹之二》 中国画 66cm×33cm
黄小华 《满满》 油画 235cm×195cm
刘佳伟作品
李强作品
姜法根作品
李文丹作品
陈西作品
李永作品
倪小婷作品
吕科作品
王陆军作品
陈一作品
?郭珈汐作品
?陈浩作品
?丁瑶瑶作品
?金华作品
?拉黑作品
?刘斌作品
?刘国强作品
?施佳杰作品
?徐思捷作品
?周子杰作品
陈德鸿 《新生》长13cm 高40cm 厚10cm 2022
陈军敏 《山居图》 80cmx45cm 2021
陈曦 《穹庐》14.1cm×10.2cm×6.4cm 2022
董欣珅 《极夜之小夜曲》 16cm×20cm×37cm 2019
林慧 《云中锦》(局部) 56cm×210cm 2022
沈扬 《春满小城》 98cm×135cm 2021
王尚可 《驰云》 30cm×22cm×12cm 2022
查长伟 《如意》 103CM 2019
周蒋利 《玲珑剔透》 21cm×12cm×33cm 2016
周易通《蝶恋花香炉》 高 26cm 直径 20cm 2020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