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县地名由来:和布克塞尔因和布克河、赛尔山(萨吾尔山)而得名。“和布克”系蒙语,其为“梅花鹿”;“赛尔”系马背的意思,山形似马背。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布克赛尔县名列其中。
2021年5月,和布克赛尔县人口数量为5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13万公顷,活立木总畜积量变4万立方米。北部赛尔山分布有西伯利亚落叶松林,面积1736公顷,蓄积量827563%,这部分森林是本县北部山地主要水源涵养林及用材林基地。
矿产资源
和布克赛尔县这片神奇的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初步探明的有:煤、石盐、石膏、粘土、蛇纹岩、铬、金、铁、铜、铀、石油等20种矿产,矿产地共65处。上述矿产中正被开发利用的不煤、石盐、膨润土、石油、铬、铁等8种。
和布克赛尔县的优势矿产主要是煤、石盐、膨润土、石油。
煤炭资源是和布克赛尔县的主要能源矿产,分布于本县中部和什托洛盖盆地和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夏孜盖以南中新生代陷下的盆地中。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分布于白杨河——和什托洛盖——库化铁布克一带。
和布克赛尔县盐矿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固态湖盐以上部盐壳及湖盐矿层赋存。液相矿床以表面卤水及晶间卤水赋存,伴生有钾、硼、镁等。
和布克赛尔县夏孜盖西南经新疆石油局1992年12月勘探发现,到1997年8月底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亿吨,属于整装亿吨级油气田。1995年3月进行了开民试验,1996年投入正式开民。到1997年8月底累计钻井113口,新井投产109口,日暗原油3000吨,年内原油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
除上述优势矿产外,和布克赛尔县境内还有芒硝、石英砂等潜在优势矿产。
民族
美丽富饶的和布克赛尔大地上生活着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等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各族人民在建设祖国边疆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名胜古迹
和布克赛尔县美丽富饶,山川秀丽,景色迷人。雄伟的噻尔山像座色彩斑斓的巨大屏围,和步克河、白杨河静静地流淌,阿吾斯奇夏牧场,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水草丰美,松树沟避暑胜地,高山流水,苍松翠柏,风光旖旎。县境内有阿尔格勒气泉、魔鬼城、戈壁绿坪、阿吾斯奇等名胜古迹。
1771年土尔扈恃人在首领渥巴锡及策伯克多尔古的率领下,历经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限阻,辗转回归祖国,完成二十世纪人类历史最后一次长途迁徙。200多年来,回归的蒙古人民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和布克赛尔县草原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自治县依托资源、地缘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优势资源战略,加快推进了现代农牧业发展,初步开成了以原盐、煤炭、建材、化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文化旅游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已形成“北牧、中工、南农”的产业格局。2006年,全县完成县内生产总值62%,其中,一产增加值164亿元,三产增加值107亿元;完成本级财政收入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增加311元,达到3570元。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县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立足矿业开发,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两大核心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路子,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工业强县、财政富县、文化名县,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的预期目标是:县生产总值达到75%。其中,第一产业115%;第二产业314%;第三产业261%。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增长3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亿元。
展望未来,和布克赛尔人将继续发扬“依托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团结求实拼搏,勇于争创第一”的和布克赛尔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和布克赛尔这颗准噶尔盆地上的明珠更加灿烂,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