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大理读吧第59期,农艺师张聪专题讲座,在大理州图书馆举行。
大理读吧长桌上今天摆上了八盆艳丽的红茶花。
读吧创办、主持人又凡师太致欢迎辞。
大理州广播电台资深播音主持江南倾情朗诵著名白族作家张焰铎先生散文《大理茶花》
二十多位书友聆听大理市园艺工作站站长、中级园艺师张聪
以“大理茶花”为主题,讲述大理茶花的历史、分属、栽培、现状、未来。
张聪先生在讲座最后指出:“茶花虽然是富贵之花,帝王之花,从来是喝山泉水长大的,而今有人让它喝上了自来水,浇了有添加剂的水,花儿不就完了吗?”
茶花的本性是“自由、自在”。大理自古以来“家家流水,户户养花”,老百姓过年都要把庭院里的各种国色天香、争奇斗艳的茶花摆在家门口、大街上炫美,让养在深闺的“女儿”难得抛头露面,多惬意的事儿啊!
张聪园艺师精彩演讲
与会书友拍照、阅书、专心听讲。
(上图居中男士为大理古城南门云上花海田员外)
(原大理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著名摄影师杨士斌)
说到伺弄茶花的绝招。张聪老师说:“茶花适应酸性土,烟锅巴、烟灰既是磷肥、钾肥又是防治虫害的秘密武器。只要每年用廉价的老陈醋兑水适量浇两次,平时不要用自来水浇花,用烟锅巴泡水治虫就妥了。”
正如又凡师太归纳的:“老公的烟锅巴,我的老陈醋可以造就满园春色”。
张聪讲完,进入互动交流,发言的有:
(大理州广播电视局原总编室主任郭峰)
(原大理州图书馆馆长赵建祥)
(原大理市农业局花产办主任许欣)
(大理州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吴家良)
中国工商银行大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段斌丽
(大理市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胡云龙照片吴家良提供)
大家寄望于今年五月即将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书友与主讲、嘉宾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茶花谷谷主董玉秀携书友乘坐观光车或徒步是赏漫山遍野800多种、30余万株茶花!
(张聪(右),左为张聪爱人,大理茶花谷谷主董玉秀,照片选自开屏作品)
我有幸第一次随大家光临大理博达园艺花卉有限公司(大理茶花谷)。
茶花谷坐落在大理市满江办事处辖区,乘大理公交7路在地石曲路口站搭小车上茶花谷3.8公里。我判断其地理坐标应该是环海东路南方7、8公里处。
茶花谷种植基地约1200亩,种植茶花17年了。近两年来才添置了旅游观光车、玻璃廊道、彩色滑道及部分儿童游乐设施,开展观光业务,从长期的净投入到开始慢慢有了收益,目前这里的餐饮还只有简餐。
纷至沓来的当地及附近县份游客,特别是白族妇女游走在花团锦簇之间。不少人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与花比美,
用抖音视频摄下美丽动人的瞬间,放到网络上炫。不少摄影爱好者抬着长枪短炮施展自己的才艺。
虽说是过了正月十五,茶花开始慢慢谢了,还是有成片的花儿在坚持。
眼下,茶花谷里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春樱花开始接班了。站在茶花谷玻璃廊道上望西望去,火红的樱花为前景,苍烟落照下,一长遛停满了前来观花的各种车辆
似乎在告诉我,大理茶花谷的好日子已经来了。她将成为大理民众假日休闲的新打卡地。
现在大理茶花谷已经引起了国际花卉界的关注。
(上图右起董玉秀、国际茶花主席管开云先生,英国专画山茶花的画家夫妇,照片由大理茶花谷提供,)路过一处山箐,她说:“这茶花箐,每年春节前就有鲜花绽放,欢迎明年早请。”
傍晚,我与张聪园艺师在茶花谷“中国茶花博物馆”里探讨:“如何在这临近州府的山野花果山,树立文化名家的咏花诗文碑,一年四季有花开,有景观,建议招引艺术家们前来举办诗会、笔会、美术展览会,进一步提高大理茶花谷的知名度、美誉度,留得住客人可是篇大文章。”
我忽然想到,把婚礼搬到这里举办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么?
(上图张聪园艺师与来自湖北仙桃的绿化工程师汪先生交流大理植物与环境)
延伸阅读:
【一】张聪简介 白族,大理市园艺工作站站长、中级园艺师。
生于1967年,1986至1988年就读于云南省农校植物保护专业;1988至1995年工作于大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5年至今工作于大理市园艺工作站。
1998年至2019年参加大理州茶花兰花博览会的组委会工作;2016年国际茶花大会在大理成功举行,从申办到举行,一直在组委会工作;曾成功培育苍山飞雪、洱海明珠、博达红三个茶花新品,2016年成为中国茶花育种副组长,为申报中国唯一的茶花之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茶花,花大形胜,雍容华贵,有牡丹之姿,却始开于初冬盛花于初春,正当北国万里雪飘,千里冰封之际,云南“山茶花开春未归”,“绿丛又放数枝红”,处处红云,装点江山。茶花艳而不妖,树形高大寿可千岁,枝叶茂盛四季春色,花开冬春半年芳华,堪称花中君子,位列名花之首。
郭沫若先生诗云:“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大理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交汇点,历史悠久,多元文化汇合交融,佛教兴盛千年,茶花曾是这一地区的象征。南诏(公元649—902年)、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的贵族在庭院种植茶花,以显示其富贵荣耀的地位。
公元1150年大理国相国高量成归隐封地威楚府(今楚雄)薇溪山(紫溪山)建“山中宰相府”石桑城,与夫人昭庆公主从大理移栽定植“相国茶”。
“古来花事推南滇,曼陀罗树尤奇研。拔地孤根耸十丈,威仪特整东风前。玛垴瓒成亿万朵,宝花烂漫红半天。”“冷艳争春喜灿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茶花是佛寺古刹靓丽的风景。
千年习俗和爱花养花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茶花文化。大理歌有茶,舞有茶,文人墨客咏茶、画茶、赞茶花。
2021年3月14日胡云龙于洱海之滨苍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