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很有音乐气质的小岛
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暂时与意大利并列,居世界遗产总数第一位。
鼓浪屿一座名不虚传的音乐之岛,位于厦门的西南面,原名“圆沙州”,明朝时改称“鼓浪屿”。约1.9平方公里的小岛,绿地覆盖率超过40%,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据说,鼓浪屿因诞生过许多音乐才子和钢琴诗人,且岛上钢琴居全国之冠,故亦有“钢琴之岛”、“音乐家的摇篮”之称誉。1988年,鼓浪屿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禺的一座小岛,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四季如春,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据说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前曾在此屯兵,并设有水操台。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从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屿像一艘彩船,停泊于万顷碧波之中,时浮时沉,波光闪烁,仿若放置于翡翠盘中的盆景,错落有致。由此远眺是厦门市。摄影 何世尧/人民画报
碧海环抱,鼓浪屿海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摄影 何世尧/人民画报
郑成功事业的发祥地就在鼓浪屿,他于此奋起抗清,操练水师,组成了一支渡海大军。如今,高大伟岸的郑成功石雕塑像耸立于鼓浪屿的海边,面朝台湾。摄影 张长江/人民画报
鼓浪屿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
这是鼓浪屿的一座教堂。当世界乐器钢琴进入鼓浪屿的教堂后,西方音乐在此兴盛起来。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洋音乐逐渐从鼓浪屿的教堂、学校进入家庭。摄影 可欣
鼓浪屿上的菽庄公园,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园内各景错落有序,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坐落于菽庄花园的钢琴博物馆。在鼓浪屿,许多留洋归来的闽南人具有很高的西洋音乐造诣,他们将音乐视为高雅的娱乐方式,故此,音乐通过他们的“家庭音乐会”形式在岛上蔚然成风。摄影 可欣
鼓浪屿的日出。当一轮红日跳出海面,顿时霞光万道,海水被染成胭脂色,漂浮在雾气中的海岛变成紫色,整个东方海天相连。摄影 可欣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 ,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这一风格不仅在鼓浪屿发展,还影响到广大东南亚沿海及更远地区。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敬请关注:人民画报官方网站
http://www.rmh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