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村四坚持四解决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
新开村位于东丰县沙河镇东部,幅员面积10.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公顷,下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98户697人,党员21名,村“两委”委员6人。今年以来,新开村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坚持党建引领,解决好“思想”的问题
一是破瓶颈,转观念。2021年前,新开村集体收入很少,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玉米、水稻,村民不富裕,农闲时,村民大量外出务工。面对现状,镇党委认识到只有利用新开村紧邻沙河镇主街的交通便利优势,以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基础,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养殖业,才能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强组织,广动员。发展集体经济,党组织是关键。起初,由于工作刚铺开,群众对此项工作还有顾虑,总担心我们是在搞面子工程,对村里起不到什么实质效果。但通过镇村干部先后几次到村,向广大党员群众讲政策,讲思路,描绘未来发展前景,村民参与积极性逐步提高。
三是引思想,促发展。由村干部带头入社入股,终于破解了群众的思想障碍,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致同意入社入股。通过反复的商议、调研,最终确定了以养殖梅花鹿为主,鹿产品销售为辅,进行集约化经营。村里党员群众、男女老少纷纷投工投劳,加入到发展集体经济的大会战中,为发展特色梅花鹿养殖前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帮扶带动,解决好“发展”的问题
一是党委推动。新开村确定了党支部领办养殖梅花鹿合作社后,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协调组、工作推进组、宣传报道组”三个工作组,负责新开村领办合作社工作。
二是上下联动。为保障领办合作社工作的目标落到实处,建立了“领导小组为工作责任主体,站办所统筹协调,村负责落实,组管片,户联动”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通过建立网格责任制,提高了镇村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三是全域发动。我们通过微信群、宣传栏、宣传手册、倡议书等方式,在新开村大力宣传领办合作社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把领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统一梳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领办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坚持增收致富,解决好“经营”的问题
一是确定思路,护航发展。2021年3月,沙河镇党委为新开村确定了“一强二聚三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强即:强化党建引领;二聚即:聚合资金、资源;三提升即:实现服务能力大提升、实现组织能力大提升、实现全面发展大提升。目前,新开村党支部通过争取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群众入股10万元领办了“沙河镇新开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将村内原有鸡舍改造为800平方米鹿场,搞规模化经营。
三是村社双赢,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共有优质梅花35头,其中母鹿14头,公鹿11头,今年已经产崽10头。依照市场行情,1头公鹿市场价1万元,母鹿市场价7千元;母鹿每年可产子1头,每头公子鹿销售价约为8千元,母子鹿售价约为6千元;公鹿每头年可产鹿茸销售价约为4千元。除去成本消耗,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实现农户年增收2万余元。
四、坚持点线结合,解决好“推广”的问题
下一步,沙河镇将继续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争一年有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创示范。同时将在全镇范围内予以推广新开村经验,遵循“基础好、标准高、惠民生”的原则,每年打造一至两个样板村,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沙河镇有条件的村进行打造、包装,将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常抓不懈,典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