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Ta说建筑 | 浪奔浪流十六铺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原标题:听Ta说建筑 | 浪奔浪流十六铺

不久前中国香港著名作曲家顾嘉煇先生去世,沪上歌迷唏嘘不已。顾嘉煇一生创作无数经典名曲,但有一首歌对上海而言有着特殊意义,即1980年创作的《上海滩》。八十年代这首歌伴随着同名电视剧在上海走红,著名词作人黄霑先生写的那句“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是上海一代人的记忆。其实黄浦江静水深流,本无惊涛骇浪,但自开埠以来,上海滩人来人往,由海滨一隅的小县城而变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如歌中所唱:“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期间发生的故事,真是“似大江一发不收”。说上海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绝非夸张。穿城而过的黄浦江、苏州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上海人原籍多为江浙两省,先辈来上海,大多走的是水路,所谓“闯过三关六码头”,这才来到大上海。黄浦江、苏州河上,有数不清的码头,货物运输、人来客往,而最让上海人津津乐道的,想必是十六铺了。

浪奔浪流十六铺

“十六铺”三个字,说来话长。上海人有不少来自地名的方言俗语,却蕴含一些别样的意思。比如“洋泾浜”,说的是某人语音不标准。而“十六铺”,往往和土气联系在一起。当年的十六铺客运码头,往浙江有宁波、海门、泗礁、巨山、沈家门,一直到福州;北上南通、高港、青龙港,还有长江航线通重庆、武汉,真可谓四通八达。来到上海的第一站是十六铺,回家也要从十六铺走,但很多人并未想过“十六铺”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十六”而不是十五、十七,或其他数字,而“十六铺”作为地名,和“十六铺码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清末城厢分铺图

今黄浦区老南市的大、小东门及大、小南门外沿江一带,从南宋时就是港区。清朝后期十六铺地区成为上海的水上门户。关于“十六铺”名字的由来,有传说是当年码头周边有家客栈生意兴隆,共有十六张床铺,供来往客商居住。事实上“十六铺”清代时已是大码头,十六张铺位完全无法满足投宿的需求,这样的传说自然也不足为据。“十六铺”的得名,还是和清代的行政区划有关。

清末的金利源码头

当时上海城厢内外以保、图、铺作为行政区划,城厢共分9个图、24个铺,城东一带为第十六铺。民国初期“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被废除,改称坊、闾,但“十六铺”因商业发达,习称已久,于是沿用下来。清代的“十六铺”范围东濒黄浦江,南达董家渡,西至城墙,北临法租界,民国时大致以东门路为中心,北至龙潭路,南至老太平弄,西至外咸瓜街、阳朔路的沿江狭长地区,面积大大缩水。十六铺地区汇集众多码头,如会馆码头、杨家渡码头、盐码头、王家码头、万裕码头……不少名字至今仍能从路名中有所体现。阳朔路原名“洋行街”,南北货、海味行大多在此地,地货行集中在东门路口,咸鲜鱼行在今中山东二路,水果批发则在龙潭路,里外咸瓜街是参茸、药材行汇聚之所,腌腊、苧麻和桐油商号在老太平弄和今中山南路。批发零售兼营,真是南来北往,万商辐辏。

清末的十六铺

上海开埠后,上海港运输量大增,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政府在十六铺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后又收购旗昌码头和金利源、金房东、金永盛、金益盛四个码头,统一命名为金利源码头,又名南栈码头,这是“十六铺码头”的前身。抗战期间金利源码头改成罗斯福码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将名字改为江西码头,抗战胜利后由招商局收回,改名招商局第三码头。直到1951年金利源码头归属上海港务局,这才定名“十六铺码头”。十六铺因码头而兴盛,最大的码头则以“十六铺”而得名,这就是“十六铺”和“十六铺码头”的关系。

二十年代的金利源码头

十六铺地区历史上产生过不少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如山东好汉马永贞、“海上闻人”黄金荣、林桂生等。电视剧《上海滩》中的人物许文强、丁力也在十六铺一带活动,自然是编剧的创作。但由吕良伟扮演的丁力在码头上削水果,却是有原型人物的。当年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杜月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浦东高桥流浪来上海,就在十六铺一家水果行当学徒。因其削莱阳梨的手上功夫了得,人称“水果月笙”,也叫“蜡光月笙”,形容其削梨技术高超之外,为人也是溜光滴滑。杜月笙后来进军法租界,但他对早年十六铺的“打工”生涯始终念念不忘,别的不说,他最爱吃的菜肴糟钵头,就是十六铺新开河“德兴馆”的拿手名菜。

九十年代的十六铺客运码头

“十六铺”作为商业中心,从1927年开始衰退,因南市战事频仍,大的钱庄和商行迁入租界,上海经济重心北移。此后历经战乱,十六铺许多地方被炸为废墟,大商铺全部搬进租界。1949年以后由于私营批发商萎缩及城市人口消费需求的变化,昔日繁华的商业地段,终于日趋凋零。与此同时,伴随着交通方式的更新,拥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曾经远东第一的十六铺码头,也渐渐不再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到2004年,十六铺码头退出历史舞台。

九十年代的十六铺农副产品市场

如今的十六铺作为黄浦滨江岸线的一部分,主题为“城市远航”,打造成为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经过重新设计,十六铺告别了昔日客运码头的单一功能,变身为绵延600米、贯通地上地下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者构筑起一组飘逸起伏的曲线形玻璃棚,名为“浦江之云”,浦东陆家嘴建筑群的天际线穿插呼应,成为上海新的景观。2022年7月下旬,十六铺旅游码头完成提升改造工程,1号码头完成提升改造,十六铺码头正式更名为十六铺旅游码头。

今日之十六铺旅游码头

富有创意的新建筑

看似普通的步道

镌刻了十六铺的历史

毕竟,追根溯源,倒推几代,上海人多是“十六铺上来的”。浪奔浪流,十六铺,始终是上海人离不开的牵挂。

信息来源:黄浦文博

友情提示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点个“在看”给我们一点鼓励吧~

责任编辑: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泰发祥(17.5亿元!大悦城控股
下一篇:密云镇(密云区密云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