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东经108°51′-109°46′,北纬21°27′-21°55′。县人民政府驻廉州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县城东至山口圩77公里,西至丹竹江33公里,北至常乐江口大桥40公里,南至中站8公里, 东至山口镇马鞍岭东英罗港主航道,西至西场镇鲁根嘴西大风江口主航道,南至福成乡西村竹林盐场四工区海堤,北至常乐镇双角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公里。东北与博白县、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县相邻,西与钦州市交界。北与浦北县、灵山县接壤,南界东西两段临海,中段毗邻北海市。全县陆地面积23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8公里,现辖15个乡镇、245个行政村、28个社区,总人口约103万人。汉族为主,有壮、瑶等少数民族。
中文名称合浦县外文名称Hepu County别 名廉州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下辖地区13个镇、2个乡政府驻地廉州镇电话区号0779邮政区码536100地理位置北海市北部面 积2380平方公里人 口103万方 言廉州话,白话,客家话,军话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文昌塔、山口红树林、汉墓博物馆,星岛湖风景区,大士阁机 场北海福成机场火车站北海站、合浦站车牌代码桂E港 口沙田港,英罗港行政代码450521目录1 历史沿革2 区划人口3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地质地貌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5 交通运输6 经济发展? 工业? 农业? 林业? 畜牧业7 科教文卫?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8 主要物产? 特色物产? 合浦珍珠9 旅游景点?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10 现任领导11 名人历史沿革编辑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
美人鱼广场今合浦县境属象郡辖地。汉初,今合浦县境属南越国辖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划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徐闻(今广东省海康县地域),同时设合浦县。合浦县辖地为今合浦、浦北、北海、灵山、钦州、博白、廉江、容县、北流以及邕宁、横县的一部分,统属交州。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交州。在今新兴县地域设置临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城,因县治临近允水即今回龙河而得名),属合浦郡(郡治在今徐闻县),此为新兴县置县之始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州(或部)以统郡,临允县属交趾部合浦郡 。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部改称交州,治广信(今封开县)。赤壁大战后,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迁到南海郡番禺县(今广州市),临允县属交州合浦郡 。汉末,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三国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合浦属孙吴辖地。吴黄武五年(226年),分合浦以北归广州管辖,黄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同年划分出合浦县南境设置珠官县,与合浦县同属珠官郡。吴太元二年至太平三年(252年一258年)复称合浦郡。吴永安三年(260年),划出合浦县西北部设置昌平县(今横县),隶属合浦郡。西晋太康元年(281年),撤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同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设荡昌县(今容县),建武元年(317年)以后,又析合浦县地置新安县。合浦郡隶属交州,郡址在合浦县城(今浦北县旧州)。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合浦郡属交州。元嘉九年至大明八年(432年--464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置临漳郡,属广州。泰始七年(471年),划出广州临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寿二郡,同时增设百梁、龙苏、安昌、南流、永宁、富昌六郡,统称越州。越州和临漳郡驻地在今浦北县泉水乡境内。合浦郡管辖合浦、徐闻、荡昌、朱官、朱卢、晋始、新安6县。郡治在合浦县城。初属交州后改属属广州。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迁徐闻县。合浦郡辖徐闻、合浦、朱卢、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等9县。永明六年(488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置北流郡,属越州。合浦郡驻地由徐闻迁合浦县城。此时,越州管辖的郡增至20个。梁、陈,梁天监元年(502年)后,撤销临漳郡及其属县,并归合浦县。越州治所迁合浦县城。隋开皇九年(589年),将合浦郡并入越州。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禄州。大业三年(607年),禄州与合州(今雷州半岛)合并,称合州。同年合州改称合浦郡,隶属扬州,辖11县,其中,合浦、龙苏、封山3县在今合浦、浦北县境内。郡址在合浦县,隶属扬州。唐合浦郡属岭南道,唐武德五年(622年),合浦郡改称越州。同年析合浦县部份辖地设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4县,与合浦县同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在今营盘乡境内设珠池县。划出大都县隶属白州(今博白县)。唐贞观八年(634年),越州改称廉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撤销安昌、珠池二县并归合浦县。天宝元年(742年),廉州改称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廉州,辖合浦、封山、蔡龙、大廉4县。驻地在合浦县城。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在今常乐圩附近设置常乐州,并划出合浦县部份辖地,新设博电、零绿、盐场3县为其辖地。是时,廉州辖合浦、封山、蔡龙、大廉4县,廉州驻地在合浦县城。南汉大宝五年(962年),后主刘在海门镇(今廉州镇)设置媚川都,专管采珠。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撤销媚川都。开宝五年(972年)将封山、蔡龙、大廉3县并入合浦县。同年撤销常乐州,将其所属博电、零绿、盐场3县合并置石康县(县城在今石康镇境内),隶属廉州。同年廉州驻地迁长沙场(今石康镇顺塔村)。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撤销廉州,改设太平军,驻地海门镇。同年撤销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太平军仅辖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年),撤销太平军,复设廉州,称廉州合浦郡。同时复设合浦县。廉州合浦郡和合浦县驻地均在海门镇。廉州合浦郡辖合浦、石康二县。元十四年(1277年),廉州合浦郡改为廉州路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为廉州总管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廉州路辖合浦、石康2县,驻地在合浦县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廉州路为廉州府,辖合浦、石康2县,属广东布政司。洪武七年(1374年)廉州府降为州,撤销合浦县,廉州辖石康一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廉州升为府,复置合浦县,钦县复为州。合浦县城为廉州府驻地。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石康3县。明成化七年(1471年),将石康县并入合浦县。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3县。清顺治元年(1644年),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隶属广东行省。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廉州府辖合浦、灵山2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后,划出遂溪县的涸洲岛隶属合浦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廉州府隶属廉钦道。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将廉钦道改称钦廉军政府。廉州府属钦廉军政府,仍辖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廉州府。合浦县直属钦廉军政府辖。同年钦
合浦城市风貌 (38张)
廉军政府改称钦廉绥靖处(驻地今钦州市)。合浦县隶属钦廉绥靖处。3年撤销钦廉绥靖处,改设钦廉道。合浦县隶属钦廉道。9年撤销钦廉道,合浦县直属广东省。1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驻地在今茂名市)。25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在合浦县。解放后,194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合浦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同年5月10日将合浦县辖的北海东镇、西镇、高德乡、涠洲乡设北海市。1952年合浦县隶属广西省钦州专区。同年5月31日将合浦县北部析置浦北县。1953年钦州专署迁合浦县廉州镇。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改称合浦专区,合浦县属合浦专区。1958年撤合浦专区,将所属县市并入广东省湛江专区。合浦县属湛江专区。同时将北海市和浦北县并归合浦县。1959年6月份设北海镇(县级),1965年复设浦北县,同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合浦县属钦州地区。1987年7月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县。
区划人口编辑汉置合浦县,宋入石康县,旋复置。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4号)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7号)将合浦县的福成镇划归北海市银海区管辖;南康镇、营盘镇划归北海市铁山港区管辖。1996年,合浦县面积3062平方千米,人口约107万人。辖13个镇、3个乡:廉州镇、党江镇、公馆镇、石康镇、常乐镇、乌家镇、闸口镇、沙田镇、西场镇、山口镇、石湾镇、白沙镇、沙岗镇、十字路乡、曲樟乡、星岛湖乡。县政府驻廉州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合浦县总人口864601人。其中:廉州镇168721人,党江镇44809人,西场镇80933人,沙岗镇32488人,乌家镇13161人,闸口镇33299人,公馆镇115072人,白沙镇79986人,山口镇64630人,沙田镇17275人,石湾镇41250人,石康镇47656人,常乐镇64578人,曲樟乡16579人,星岛湖乡24861人,十字路乡19303人。2003年,合浦县辖13个镇、3个乡:廉州镇、党江镇、西场镇、沙岗镇、乌家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曲樟乡、星岛湖乡、十字路乡。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5号)同意撤销十字路乡,原十字路乡十字、红碑城、东冲、大龙、瓜山、红廉陂6个村和十字社区划归石康镇管辖,原十字路乡佛子、珠岭、独竹3个村划归闸口镇管辖。全县现辖13个镇、2个乡:廉州镇、党江镇、西场镇、沙岗镇、乌家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曲樟乡、星岛湖乡。县政府驻廉州镇。
地理环境编辑气候特征
合浦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区。日照强烈,热量充足,夏热冬暖,光霜期长。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转换。在沿海乡镇还有昼夜交替的海陆风出现。由于各季节雨热不均以及濒临北部湾,常有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及霜冻、冰雹和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发生。
地质地貌
合浦县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覆盖面占
县城全县面积的67%。出露的老地层以古生界较发育,中生界仅见上白垩统陆相地层,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和玄武岩。早古生代时期,县境处于坳陷沉积状态。志留纪末期由于广西运动影响,使县境东部形成北东向的线形褶皱构造。晚古生代初,东部升起成陆,之后海水时浸时退。古生代晚期由于东吴运动影响,县境全部升起成陆。中生代及新生代早期,由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形成白沙、合浦、南康三个盆地,至新生代晚期各盆地相继隆起,在东部新圩发生基性火山喷溢。至全新世中后期(约距今3000年),形成海陆分布现状。 合浦县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东、南、西遍布红壤台地,中部斜贯冲积平原。陆地总面积3062.8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54-50米的丘陵占32.3%,海拔50—15米的台地占43.9%,海拔15米以下的平原占23.8%。92.5%的陆地坡度在25。以下。沿海滩涂426.6平方公里,0——10米浅海域795.5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合浦县各类土地总面积3062.8平方公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大部分土地是南流江冲积平原和南海北部湾古浅海沉积物积聚而成。土地资源丰富,大有开发前景。县境荒山荒地及沿海滩涂综合开发利用潜力较大。1990年全县荒山荒地20.02、万亩,其中宜农、园(果、桑)、林、牧面积分别占3.7%、27%、63~%、0.6%;沿海滩涂中宜开发面积20多万亩全县的耕地利用率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其中石康、党江、西场、沙岗等镇,占50%以上;曲樟、乌家、营盘、沙田、闸口等乡镇占17—30%以上;石湾、公馆、白沙、南康、福成占10%以上;福成占15.7%。更多的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
水资源
地表水径流量县境地表年平均自然降水总量49亿多
河流立方米,年平均地表水径流深900毫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7.3亿立方米,保证率75%、90%的地表年径流量分别为21.84、17·98亿立方卷。据水文地质普查,全县地下水年天然资源总量12.2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储量在保证率50%时为10.186亿立方米;县境23条主要河流年平均径流总量90.866亿立方米,其中县外流入径流量72.39亿立方米,县内年径流量18.4763亿立方米。县境水能来自河流、水利设施水头及沿海潮汐三方面,总蕴藏量180016千瓦。由于地势平缓,河流比降较缓,多数河流流量较小,水能蕴藏量不大。大部分陆地水能资源为已建水利工程的坝后水头和渠道跌水所获得。水能总蕴藏量25266千瓦,可开发量10098千瓦。据统计,能建电站54处,装机88台,容量9098千瓦。水利设施水能资源包括水库、水闸坝后水头和渠道跌水等,已建电站大部分系利用此类水能,1987年,县境河流及水利设施水能已利用量为3170千瓦,尚有700多千瓦已规划利用。
生物资源
据1983--1986年广西海岸带和海涂生物资源调查资料,合浦沿海海洋生物共1500多种。其中有儒艮、文昌鱼、鲎、海龟、海豚等珍稀动物,也有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陆地及淡水植物815种,有经济价值的450种。乔灌木有300种,81科,225属。陆地及淡水的动物种类更多,淡水鱼一类就有50多种,虾35种,蟹191种,益虫类也有8目、44科、307种。植物以红树林植物最为著名,常见种有木榄、红海榄、桐花
植物树、白骨壤、秋茄、老鼠篙、苦槛兰、卤蕨,滨海红树林可净化环境,也可以防浪抗潮、保护堤围,促进潮滩涨淤。它对于县境海湾、河口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山口镇英罗港南部的红树林是全县现存最高大的红树林,自成林后堤围从未崩塌,堤外潮滩现已涨淤高出堤内水田1-1.5米。红树林下饵料丰富,有利于水生生物繁衍,林间还常见多种鸟类。红树林主要分布沿海滩涂,据1974年调查,全县尚有红树林89214亩,1979年下降到32708亩。80年代以来,红树林的价值被重新认识,面积有所扩大。1987年调查为46590亩。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南山口、白沙及西南部西场等乡镇。1990年国务院批准在山口建立“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洋动物主要有哺乳类的儒艮、海豚、鲸、爬行类的海龟、玳瑁,经济鱼类,头索动物文昌鱼,甲壳类的蟹、虾,软体动物类的贝、蛤、蚶、尤鱼等。
矿产资源
全县已查明的金属矿有30多种,非金属矿有数十种,大部分矿产集中连片,储量韦富,品位高,易于开采。主要有:石英砂、黄金、石油、钛铁砂、三氧化二钪、黄玉、锆石、金红石、粘土、高岭土、石膏、石灰石、火山灰、花岗岩、玄武岩、钾长石、水晶、无烟煤、褐煤、泥炭土、油页岩、褐铁矿、菱铁矿、镜铁矿、黄铁矿、铅锌矿、重晶石、独居石、云母、磷钇矿、磷灰岩、辰砂、硬锰矿、.锡石、辉锑矿、金、铜、釉泥等等。公馆盆地的矿产有铅锌矿、黄铁矿、重晶石等;铁山港沿岸有石灰石及无烟煤、褐铁矿、花岗岩;县北部丘陵有褐煤、陶土、泥炭等;滨海及南流江沿岸有钛铁矿、石英砂等矿产。
交通运输编辑
廉州广场合浦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广西和大西南进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国的门户和通道之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县内有沙田、西场等港口可直达全国沿海各城市和东南亚各国;县境东西、南北都有国道公路贯穿;钦(州)北(海)铁路通过城郊,与湘黔线、湘桂线、南昆线、粤桂线相连,形成通行全国的铁路网络;境内还有合(浦)山(口)高速公路和桂(林)(北)海高速公路。北海机场距离县城仅20多公里。 209国道、325国道、重庆至湛江高速公路、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贯穿县境,等级公路里程1448.49公里;钦州至北海铁路通过城郊,过境铁路40公里,与湘黔线、湘桂线、南昆线、粤桂线相连。2012年,钦州至北海高速铁路年底通车,新建合浦火车客运站已进入装修阶段;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以及玉林至山口一级公路、合浦至灵山二级公路、滨海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快速构建,合浦作为北海市乃至北部湾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