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观象台,古观象台在明代的用途?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古观象台在明代的用途?

古观象台始设于元代,原名“司天台”。明初攻克北京时毁于战火,残存的天文仪器被运往南京保存。明正统七年(1442年)时重建此台,古观象台是由元代大都城的东南角楼改建而成的高台砖砌建筑。改名“观星台”,并复制了一套仪器,明代台上置有大型铜铸天文仪器浑天仪、简仪、浑象仪(天球仪)等,台下是紫微殿、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内置圭表、漏壶等仪器。崇祯年间(1629~1638年)由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先后制造了极限大仪、平悬浑仪、平面日晷、候时钟、千里镜、沙漏等仪器。清代时,并更名为“观象台”。

戏说乾隆拍摄地?

故宫、苏州同里古镇、河北:承德避暑

《戏说乾隆》作为首部引起轰动的戏说清宫大戏,最早的内地香港台湾合拍典范,第一次在故宫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它收获了无数个“第一次”,不仅在1991年引发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更开创内地“戏说历史剧”的潮流先河。

中国最古去的天文台叫什么?

古代的天文台在当时被称为观象台。中国古代的观象台中最著名的有河南登封的观星台和北京的古观象台。

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是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建于13世纪末。北京的古观象台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明代的仪器如简仪、浑仪等或毁或移于别处。现存的赤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共八架天文仪器都是清代初年制造的。

观星台的传说?

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好奇,古已有之。在喧闹的北京东二环路边、紧邻建国门地铁站,有一座古朴的高台建筑,高台旁边,树木掩映下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这就是北京古观象台,明清两朝赫赫有名的皇家天文台。台顶的八个神秘物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大型青铜天文仪器,中西合璧的特质令它们享誉世界。


古代的天文观测场所被称为观星台、司天台、云台,在一些更古老的传说和典籍中也被叫作清台、神台、灵台等。《诗经·大雅·灵台》篇首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说的就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周代,周文王组织百姓修建灵台的事情,并且修好之后,“民始附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现代,这是因为与上天有关的事,是古代政治中关系到统治者权力的头等大事,基本上国家的重大事件都会和天象以及历法联系在一起。因而,天文仪器不仅仅是观天的科学仪器,更是礼器,是象征王权统治的国之重器。新朝鼎立,修建观天、祭天的场所和观象授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毛尖镇(产值20.19亿!都匀毛尖再创佳绩)
下一篇:海大酒店(海大酒店第三届艺术儿童节来啦 一起感受幸福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