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靠山屯之战,林彪连续3次命令钟伟东进,钟伟却拍桌子:我说了算)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靠山屯之战,林彪连续3次命令钟伟东进,钟伟却拍桌子:我说了算

如果说哪位将军敢在大战将始的战场公然违抗林彪的战斗命令,而且是接二连三地抗命,恐怕只有一人,那就是开国少将钟伟。很多人都曾说《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就是钟伟,因为他的故事有一半来源于钟伟将军。

钟伟

最能体现钟伟“抗命”的就是1947年的靠山屯之战,这一战非常经典,钟伟连续3次违抗林彪的命令,来了个本末倒置,还把林彪给“指挥”了一次,这恐怕在中国战争史,哪怕在世界战争史,也是不多见的。

1946年9月,新四军3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下辖第4、5、6三个师,钟伟出任第5师师长。

1947年3月,钟伟带领第5师向北满松花江边急进,执行东总发起的三下江南战役。3月8日,第5师到达指定位置以后,收到了林彪的命令:

钟伟率五师即刻出发先行过江,迅速进至万发屯地区。在截击回窜的敌八十七师后,随后配合第一纵队围歼德惠东北附近的国民党王牌新一军5个团。

此前的两下江南,2纵都是作为预备队打援,一直没有真正和敌人交手。此次三下江南,第5师又仅仅是作为助攻,这让钟伟感到十分郁闷,他决心一定要打好这一战,给自己出出气。

3月9日上午10时,当钟伟率第5师经过朝阳川北时,突然从靠山屯一带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钟伟立即派骑兵连前去侦察。据侦察得悉,敌88师尚在靠山屯及其周围,而且不断地在向德惠方向撤退。钟伟立马判断,这是立足未稳之敌,他身上的“好战因子”开始活跃起来,并对政委王凤梧说:“几天不打仗,手都痒痒了,再不打,我可要憋疯了!”

王凤梧知道钟伟想吃掉88师,但他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应该执行东总的东进命令,理由是:

1.敌情不明,我军孤军深入,胜利把握不大;

2.东总命令战役全局,如不东进,将干扰东总的决心,贻误战机,后果严重。

王凤梧

师里的多数领导都支持王凤梧的意见,但钟伟却认为应该打,他也有以下几点理由:

1.敌88师正在退却,意志不坚,部署不周,可为我所利用。我一个师出击虽冒着风险,但至少可以歼敌一部,最低限度不吃大亏;

2.我方的独1师、18师位于靠山屯东北,必要时可以支援;

3. 如果继续执行东进命令,势必与敌南撤队形交叉,到时不打也得打,仗要打不好,路也走不成,还放跑了敌人,得不偿失,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

4.我师前两下江南都没有打上仗,部队士气高涨,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打胜这一仗。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师里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钟伟果断拍板:“就这么定了,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

5师14团1营作为前卫一路疾行,与驻守在姜家店的敌第88师262团2营及直属队交上了火。1营迅速控制了制高点,用缴获的机枪向敌人扫射,敌人措手不及,我军仅用1个小时,就毙伤敌150多人,敌88师师长韩振东趁夜仓惶逃窜,狼狈得连自己的日记都丢下了。

与此同时,13团和15团也相继展开攻击,分别从两个方向向靠山屯靠近。

但在下午16时,第5师接到林彪发来的电令,命令他们于当夜出发,于10日9日前到达德惠西南的四道沟,准备11时截击城子街向九台退却的敌人。

当参谋把电令报告给钟伟以后,他却说:“管他呢,到口的肉能不吃吗?”说完又命令部队继续攻击。

到了19时,林彪又发来电令,催促钟伟东进。此时战况非常胶着,钟伟的内心也非常焦灼,他固然知道不然违抗林彪的命令,但全师部队已经让他撒了出去,就算收回,不仅难以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而且必然前功尽弃。

林彪(左)

钟伟再次把心一横,坚定地说:“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打,打错了,砍我脑袋,我负责!”

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5师又吃掉了敌人的1个营。10日凌晨,13、15团已抵达靠山屯附近,钟伟命令山炮对靠山屯进行火力侦察,却毫无反响。15团进屯后,也报告没有发现敌人踪迹。钟伟有些失望,只好改变部署,向东总发电:屯内无敌,全师继续东进。

但电报才刚发出去,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15团捕获了几名俘虏,经过审讯才知道,为了掩护撤退,敌88师留下900余人固守在靠山屯东南的一座大院内。

5师再次开会研究是打还是走,多数人认为电报已经发出,不能朝令夕改,孤军深入,干扰总部决心。但钟伟仍然坚决主张打,他说:“敌在退, 我虽仅有1个师,但友邻不远,如果东进,边走边打,受制于敌。”

钟伟(中)

最终钟伟拍板,再次改变东进部署,坚决围歼靠山屯之敌,并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东总。

令钟伟欣慰的是,林彪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没有责备5师的违令行为,反而回电鼓励:

1.你们机动将敌八十八师追歼一部,甚好;

2.对所围之敌望大胆歼灭之;

3.战斗结束后,望将部队移至大房身东北的曹家窝棚济墨甸子一带,到达时间由你们自定。

但这也意味着5师的任务更重了,除了要速战速决,最后还得挥师东进。但靠山屯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守敌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工事,兵力、火力部署周密。5师由于缺少攻坚武器,几次冲锋均未能奏效。

林彪原以为5师会很快歼灭靠山屯之敌,然而一上午过去了,却不见5师东进。到10日下午14时,他再也沉不住气,第3次向5师发电,命令钟伟立即东进。

林彪

都说“事不过三”,此时师里的其他领导都认为应该服从东总的命令。但钟伟却清楚地认识到,靠山屯易守难攻,而且敌人的增援部队正在靠近,如果此时选择撤退,很可能会被敌人包了饺子。他直接拍了桌子说:“我是师长,我说了算!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

于是钟伟再次回电,强调靠山屯有大仗打,5师暂时不能东进。出人意料的是,林彪竟然在18时发来回电,同意5师的计划:

援敌能歼就歼,不能歼就放进靠山屯,以促其分散不必东进了,速查明敌情电告总部。

很难想象,固执的林彪竟然被钟伟说服了。钟伟马上明白了,林彪是有意想转移攻击方向,准备在靠山屯打一场大歼灭战。

晚上20时,5师向敌人发起了全面的攻击,此时敌87师、88师的增援部队也即将赶到。钟伟一面命令14团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来援之敌,一面命令13团、15团迅速消灭固守在靠山屯的敌人,同时发电请求东总支援。

钟伟(左)

林彪收到电报以后,马上改变了作战部署,他率领1纵和6纵西进,把攻击的矛头转向了靠山屯,就这样我军集中了5个师的兵力,把敌87师、88师牢牢地包围了起来。

5师的指战员们知道增援部队到位以后,信心大增,终于在24时全歼了固守在靠山屯的敌人。然后他们又配合增援部队,截击敌87师,最终将敌87师的主力也消灭了。

靠山屯之战本来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却在钟伟的“导演”下,逐渐演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这一战最大的意义是把敌人正在撤退的敌87师、88师主力又给拉回来了,并歼其大部,给东北战场上敌人这支最积极的机动部队以沉重的打击。钟伟可谓居功至伟。

后来5师的指战员们都说:“这一仗打了个本末倒置,把林总也指挥了。”

此战结束以后,林彪表扬钟伟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如5师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钟伟由此名声大噪。

现在的靠山屯

三下江南结束后,东北军区也高度评价了钟伟的第5师:

该师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守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强,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

但参谋长刘亚楼出于爱护,还是批评了钟伟,说他是个“好战分子”。不过批评归批评,刘亚楼觉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指挥员应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指挥,钟伟掌握战机,将敌主力引出来予以全歼,改变了东北战场形势,值得称道。

因为靠山屯一战,钟伟在林彪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8年1月,林彪准备提拔他当纵队副司令员,但他却回话说:“宁当鸡头,不当牛尾!”

林彪沉思良久,于是直接任命钟伟为第12纵队司令员,钟伟也成为了东北野战军中唯一一个由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员的干部。

晚年的钟伟

钟伟的“抗命”最终尝到了甜头,在后面的辽沈战役中,他又贡献了更加精彩的指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缅甸王,缅甸之王是谁?
下一篇:罗东舒祠(走进黄山歙县呈坎罗东舒祠,主人以文章闻名却不愿意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