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伟业势如虹,辉煌启新程。吴兴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启承|星辰大海见吴兴》记者蹲点系列报道,以小视角呈现大时代,以小故事折射大主题,力图通过一组组变迁的时空记忆,多维度展现吴兴十年来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期推出《记者蹲点|党建引领“多重奏”共建共享“同心园”》,敬请关注。
马军巷社区:党建引领“多重奏”共建共享“同心园”
杨飞云
居民千件事,社区一张网。近年来,马军巷这条具有红色基因的历史巷弄,在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下,打造“红色堡垒”,激活“神经末梢”,已然成为了宣传党史学习、红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
钱燕丽成为马军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已有五年了,辖区的一草一木,她如数家珍,社区的难点痛点,她了若指掌。“环境变好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凝聚力提升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增强了。”谈及社区变化,钱燕丽这样说道。
而带来这些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延伸。让组织在小区“建家”,让党员在小区“回家”,让服务在小区“安家”。2019 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搬迁至现址,硬件设施大幅提升,敞开式的窗口服务也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社区党总支创建的五小群众工作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秉持为民办实事的基本原则,深入群众开展系列工作,打造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对于社区这些年的变化,已经居住在马军巷社区24年的陈月芳阿姨最有发言权。“现在的社区跟以前比,已经是大变样了。社区活动越来越丰富,居民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陈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面对小区一点一滴的变化,她对社区的工作赞赏有加。同时,作为一名老党员,陈月芳在享受社区变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热衷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列。
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力量,社区结合“五小工作法”成立“小巷”银领驿支部,让社区的“老同志”们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小巷之声宣讲团、老干部工作室、索阿姨妇女微家的成立,充分利用老干部、老党员的群众优势,既做好理论宣讲,又结合实际将好的方针政策传递下去,也将群众的心声带到社区,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
“我们社区老年人居多,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做好‘老带青’工作,‘小巷少年团’、‘小巷文艺团’等品牌的延伸,也让举办了十年的最美家风特色在居民中得以发展和传承。”钱燕丽介绍道。
如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硬件、软件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老干部学习区、活动区、服务区、工作区等四大区块的打造,方便了老同志就近学习活动。在老小区改造项目上,银领驿支部党员们积极参与走访调查,听取居民意见,为社区未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军巷社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钱燕丽说:“我们将来也会有未来社区的改造,希望通过改造能让社区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先进、更有科技感,能为居民群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使他们更具获得感。”
记者手记
马军巷社区坐落于市中心骆驼桥东南堍,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巷,如今正不断焕发新活力。采访中,居民群众在谈起社区变化时的滔滔不绝、脸上的笑意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老同志们见证了马军巷社区这十年来的变化,他们对于社区治理所展现出的积极与活力,引领着许多年轻党员,记者也相信,在这样“老带青”的良好氛围里,马军巷社区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