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烛峰下十三年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泰山东麓的天烛峰,每当夕阳西下,远眺红日停留在天烛峰顶,如红烛燃动,“天烛”开启了泰山脚下的万家灯火。
天烛夕照的壮丽景色不知在泰山上演了多少传奇。然而从十三年前,随着天烛夕照的一同点亮的,还有一场改变泰山旅游格局的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率领山水盛典团队,以泰山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泰山天烛峰为背景,策划、创制作的一部充分展示泰山文化价值与精神、再现古代封禅仪式的的实景演出作品。
梅帅元认为,演出选题需要选择能够代表泰山独一无二的内容,用“封禅”来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展示中华民族过往历史至高点的力量,表达了天下万民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现在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民心所向。
一部成功的演出作品需要有好的剧本,同时也需要有引人入胜、适合做舞台的风景。在系统考察泰山后,泰山东麓天烛峰下的场地被主创团队一眼相中,甚至有“一见倾心”的感觉。天烛峰景色雄伟壮观,溪流潺潺,晚上一弯月亮徘徊在绵延的山间,白天一抬头就可以隐隐看见玉皇顶。《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时,每个朝代的场面极其唯美,把舞台融入到自然景观中是最具创意的地方。
梅帅元介绍:“每一个演出都需要有意义,而泰山的演出代表着国泰民安。我在把历史进程中非常经典的事件镶嵌在表演里面,让游客看了封禅大典以后不仅能够被演出感染,还能像阅读了历史教科书一样学到很多知识。”诚如梅帅元先生所说,这部作品也日渐成为年轻游客、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
2017年末,《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完成了第八个演出季的运营,如往年一样进入了冬季休整。然而,在剧场内,大规模的舞台升级改造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剧场外安保人员严密的执行安保和保密任务,大量的演员和明星在这里进出、排练——封禅大典的剧场被2018年央视春晚选为分会场。
2018年春晚泰安曲阜分会场总导演吕媛表示,泰安分会场的节目,是山东分会场的主体节目,在前期对山东演出场地的考察中,确定选择封禅大典的剧场,作为泰安分会场的演出地。《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剧场以优质的硬件条件,成为了春晚剧组的唯一优选,也让这一年的春晚响起了“国泰民安”的泰安声音。
2018年央视春晚直播之后,泰山分会场的宏伟场景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年春节期间,泰山景区迎来旅游高峰,进山、进景点游客量激增,呈现香客扎堆登山祈福,处处游客火爆的壮观景象。《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游客就比以往更多了起来。随后,封禅大典迸发出更加持续稳定的客流增长。2018年开始,《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也借着春晚的春风,升级改版,呈现出更精彩的实景演出。
山水盛典与《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十三年来,赢得了游客、政府、市场、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在泰山的演出取得成功,并且越来越好,我感觉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泰山是一座祈福的山,是一个奉天善地的地方,我也希望观众们除了到泰山奉天,也能在这里得到我们的祝福,找到善地的感受。”梅帅元说,“封禅展示出中华民族历史至高点的力量,表达了古代帝王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而这种对稳定安全、幸福平安的祈求,现在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自开演以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特别是2016年之后运营效益持续高增长,2018年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至今一直实现持续盈利,观演人数与登山游客双双大幅增长。统计截至疫情前的2019年,演出项目价值已超过投资总额的数倍之多,实现了国有股本、民营资本的双增值。
基于“数字山海经”及“童盛典”演艺创制作,结合新数字科技、沉浸式观演科技,将城市亲子互娱产品、数字化互动研学产品数字山海经超级文化IP矩阵,数字山海经文创产品,城市数字互娱综合业态整合创制作、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