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匈斯奥捷6国游记(十二)奥地利:萨尔茨堡米拉贝尔花园
萨尔斯堡米拉贝尔花园
2017年6月29日下午,我们离开哈尔施塔特,前往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天随人愿,去哈尔施塔特时,细雨霏霏,让我们看到了云雾缥缈的仙境胜景;来萨尔茨堡的路上,雾散云开,让我们尽览沿途迷人的风光。
从哈尔施塔特到萨尔茨堡,70多公里路程,处处都是美景。一路上,看不完的山峦起伏,草场遍地,湖水碧绿,以及散落在山坡上、草地上的红顶小房……在朱导不断地提醒下,我们举着相机、手机,不停地拍下这一处处的风景,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张漂亮的风景明信片。正如朱导事先所说,“看过这里的风景,以前途中所拍照片都可以删掉。”
我们一路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西部,靠近奥德边境,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其老城于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首先参观米拉贝尔花园。这里曾是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地。前几天,我们在大巴车上刚刚重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玛利亚与孩子们一边唱“DO-RE-MI”,一边跳上台阶,来到玫瑰山丘,这几个镜头就是在米拉贝尔花园拍的。米拉贝尔花园最初被称为"阿尔特瑙",1606年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自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一座宫殿。其大理石大厅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之一,吸引着来自各国的男女前来登记结婚。
走进米拉贝尔花园,就能看见巴洛克风格的米拉贝尔宫殿,花园地面是铺成几何图形的鲜花花坛,四周是四组神话主题的雕塑,中间有一个青铜飞马雕塑。沿台阶而上,能看到花园全貌和远处山上的萨尔茨堡要塞。在这里,我们偶遇外国三口之家正在拍照。其父亲请我为他们全家拍了张合影,之后主动热情地提出为我俩拍合影。当隋老师提出与他的儿子拍合影,那父母俩高兴地答应了。在拍照时,孩子略显羞赧,学着摆出点赞的手势。
离开米拉贝尔花园,前往老城。途中,我们远远看到了天主教堂,拍了张照片,只可惜街头上空,有轨电车的电线横七斜八,画面效果不好。这种情况在欧洲国家经常碰到。我们还从卡拉扬故居旁经过,透过栅栏,能看到院子里的卡拉扬塑像。
前面就是萨尔察赫河,河上有座小桥,桥栏杆上挂满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同心锁,给这里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站在桥上,可以眺望两岸的景色。往东南望去,那一排色彩各异、露出许多圆顶的建筑就是萨尔茨堡老城;往西北望去,两岸各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对峙。白云悠悠,河水滔滔,令人心旷神怡。
过桥后,步行几分钟,就进入了萨尔茨堡老城。萨尔茨堡老城被僧侣山环抱。穿行在老城内一条条小街上,能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以及君主政制时期的住宅,几乎每个时代都给萨尔茨堡留下建筑的印记。
我们来到了粮食大街。这里汇聚了许多店铺,自古以来就是萨尔斯堡的交易中心,酒店、餐厅众多,如今这里还出售各种高档奢侈品、珠宝首饰和旅游纪念品。粮食大街享誉世界的最大特点,就是至今沿袭着悬挂铁艺招牌的古老传统,每个商店门口都挂着一个铁艺招牌,上面形象地显示其所售商品,如钟表、雨伞、皮鞋等,就连国际连锁快餐店的麦当劳,也入乡随俗,挂出标有“M”字母的招牌。
粮食大街不愧为萨尔茨堡最美的购物街。我们走进一家工艺品商店,眼前的商品,无论是玻璃器皿、陶瓷玩具、天使玩偶,还是蜡烛饰品,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都是那么地精美。
我们往前卡皮特广场。一路上看到,街边有画家展出他们的画作,有一座造型精美的钟形雕塑,有游客乘着马车从身边驶过。
到广场后,看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代艺术作品,名为《球体(Sphaera)》:在一个高大的金色球体上,站着一个小人,象征“站在球上看世界”,这是当代德国雕塑家史蒂芬·巴尔肯霍尔的作品。站在广场上,可仰望老城区山上的萨尔茨堡要塞。它始建于1077年,经由历任总主教逐步扩建,成为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有“从未被攻破的要塞”之美誉,是萨尔茨堡城内的标志性建筑。
卡皮特广场四周有萨尔茨堡大教堂、圣彼得修道院和萨尔茨堡博物馆等重要建筑。萨尔茨堡大教堂是一座意大利风格的教堂,始建于774年,是阿尔卑斯北部最著名的教堂建筑,影响着整个奥地利及德国南部的建筑风格。这里是莫扎特受洗的地方,也是同样出生于萨尔茨堡的指挥卡拉扬举行葬礼的地方。
圣彼得修道院是萨尔茨堡唯一的罗马式教堂,直到今天,依然是修道士们修行的修道院。电影《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萨尔茨堡博物馆,位于萨尔茨堡主教宫广场的东侧,是一栋白色的四层楼城堡式建筑,其最高处就是萨尔茨堡的钟楼。走到这里时,下起了小雨,我们打着雨伞,来到博物馆大门里躲雨。
在细雨中,我们来到博物馆的北侧的莫扎特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全身铜像,他身穿18世纪的紧身上衣,肩披斗篷,手持长笔,姿态潇洒。
在雨中,我们沿着老城另一条小街,来到了莫扎特出生的地方。这是一座金黄色的6层楼建筑,坐落在粮食大街9号。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诞生在这里,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莫扎特是一位音乐神童,7岁便以处女作《奏鸣曲》一鸣惊人,14岁就被任命为宫廷乐师。1781年他迁居维也纳,并完成了他成熟的器乐作品和歌剧作品。但他一直在贫困中挣扎,在维也纳不得不频换住处。1791年1月5日,35岁的莫扎特就在贫病交迫中逝世,死后连一块像样的墓地也买不起。但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不朽的音乐名作,如歌剧《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
我们回到萨尔察赫桥边集合。天色开始放晴,河两岸的景色显得分外清晰。一艘小型水陆两用船,正从远处驶来。我们过了桥,步行到停车处,乘车前往今晚住宿的地方----富森。(未完待续)
注:本文所有照片均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