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出发前:
为推进东部地区检察机关与青海省藏区检察机关共同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从浙江检察机关选派1-2名业务骨干赴青海挂职锻炼。很荣幸,我成为了本次挂职锻炼中全省检察系统首位派往青海德令哈市院挂职锻炼的干部。
我是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从读书到工作都在杭州城里,青藏高原更是我从未踏足过的神秘土地,只在电视里看过那皑皑神圣的雪山、五色飘动的经幡和淳朴热情的藏民。想到要去青海挂职,不禁十分激动,隐隐也有几分担心,我能适用高原的气候和完全陌生的工作局面吗?
初到青海
4月16日11点,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下了飞机,踏在陌生的土地上,我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来到接机大厅,德令哈市检察院的检察长杜维东一眼就认出了我,快步走上前握住我的手。他的手略有些粗糙,却莫名让我安心不少,就像是早已熟悉的亲人一般。
“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离西宁有580多公里路程,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汉等19个民族。在去德令哈的路上,杜检说一句让我特别暖心的话:“我们能在这里相遇,一起工作是缘份——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值得感恩。”是啊,是缘分让我来到这里,那么缘分也一定会教会我一些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启了在高原雪域的锻炼和学习之路。
一直听说西北人民粗犷,我看不是这样的,明明就是粗中有细!杜检考虑得很周全,他怕我不能立即适应高原气候,让我先在海拔2000多米的西宁住了一晚,第二天才一起陪着我驱车前往德令哈,并让正在老家休假的办公室主任邴杰赶回来,方便我尽早适应。德令哈的平均海拔有2980米,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即便是春夏之交的艳阳天,也没有热的感觉,只有眩晕的感觉,这就是高原反应吧,吃东西没有胃口,晚上也无法安然入睡,时睡时醒。幸好有邴主任的关照,经过一个双休日,我就差不多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新官上任”
我在德令哈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一职,主要负责自侦工作。我从事检察工作20年,其中10年战斗在自侦线上,对自侦工作还自认是挺拿手的,所以“新官上任”的我自信满满。
德令哈院的机构设置与我们开发区院类似,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和职务犯罪预防科三个部门设在一起,一共只有四名干警。反贪工作由我和一名蒙古小伙子胡尔查夫负责开展。两个人负责这么重要的工作,巨大的压力给我的却是足足的干劲!经过严密筛选,我从往年的线索中选择了一条。高原办案不比在杭州,恶劣的气候、清苦的条件、不时发作的高原反应等等让我的生理、心理格外疲惫,加之办案中还要分外注意民族团结工作,压力非常大。每次累的的时候,也有过退缩,不过想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浙江的检察机关,便能咬咬牙挺过去。经过一个多月的精细初查工作,终于成功立案查处了一起教育领域的贪污案,从初查、立案、审讯、侦查取证,全都由我和胡尔查夫一起完成,这也为我的挂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大美青海,7、8月份是青海的黄金旅游季节,美丽的草原、壮观的雪山、深邃的青海湖、神秘的转经轮——可惜我都没去过,因为我一直出差在路上,没有时间驻足流连——蜿蜒的车道穿行在高原戈壁大漠中,那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办案中我发现,虽然人少,但德令哈院的兄弟们特别能吃苦耐劳。我们已经有差不多二个月的时间都跑在外面出差了,青海地广人稀,一出差就要开二三百公里以上,我们往往熬夜研究讨论案件,研讨好后连夜出发,从不计较辛苦。其中有一次,我们为了找一个嫌疑目标,驱车两天赶到西安,横跨四个省份,行程近二千公里,完成任务后再原路返回,自始自终都没有人喊过一声累,就连从其他科室借调来帮忙的同志也同样是毫无怨言,在他们眼里,出差是一个严肃的重任,是反贪工作的常态,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我肃然起敬,虽然在工作条件等方面与我们江浙一带会有所差距,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检察工作的热诚和执着。
意外小插曲
青海地广人稀,公路沿途没有太多的加油站,我们出差前一般都会提前算好大概的用油量并做好车辆安全检查,以免在路上出现意外。
不过凡事总有意外,我第一次长途出差就遇上了这样的情况——两个同事正说那条路上的加油站好像在维修,可能要开很远才能加到油。突然车停了下来,车出故障了,油也不够了,眼看着天快要黑了,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搁浅”在这美丽的高原山顶上。我望向窗外,长长的盘山公路望不到尽头,路上鲜少有车辆路过,最近的村镇或者加油站都要百来公里。要是换作以前,我一定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同事们的神情让我心里感到无比踏实,有的负责修车,有的联系朋友买油救急,全然不乱,无形中消除了我的焦虑,让我想对着群山呐喊的冲动消散于无形。事后想来,当时的我真的变得从容淡定了许多,也让我相信环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
学会感恩
8月的时候,杭州市院纪检组长郑建军一行来德令哈调研援青工作,问起我在挂职锻炼期间的情况。我说对于青海,我充满感激,在德令哈,我看到了德令哈院领导和同事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之处,学到了很多,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我觉得很融洽,也充满了激情。临走时,郑组长握着我的手告诉我: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
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身处异乡的我时常会有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但绝不是“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凄凉,反而是觉得年过四十的我终于能有一次真真切切地静下心来,放下包袱、不再焦虑,学会独处,与自已的内心对话,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完美,但快乐,不富有,但幸福,心思简单,热爱生活,天性豁达开朗,积极乐观,这就是青海人民给我最深的印象,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而又难以做到的境界吗?
离别是为了更美的重逢
10月20日,告别前的夜晚,杜检召集全院干警为我送行,不少出差在外的兄弟也提前赶了回来。没有离别的感伤,没有不舍的眼泪,反倒是欢乐融融,就像我只是要出趟远差。
感谢青海——我的"第二故乡”,无论这半年来我经历的快乐或是感伤,我都会永远铭记在心。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这里,天很高,地很阔,人很小,心很大”,这是一片无法勾勒的存在,处处透露着生命的质朴,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我成长,感谢所有的人,感谢这里的一切,我知道,这里会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我的灵魂爱上了这片土地。
德令哈,不忍说离别。
(作者:刘晓,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