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四套国家记忆频道
首播:8月12日至8月14日每晚8点,连续三天
重播:次日上午9点,8月18日上午9点三集连播
名称:《东线第一帆》
三集电视纪录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
靖江,作为渡江战役千里战线的东线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
70年前,靖江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万众一心、倾力支前,保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0万突击部队和20万后续部队渡江作战,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军渡江战役计划
▲渡江战役靖江段总指挥叶飞
中共靖江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拍摄了三集电视纪录片《东线第一帆》,本片以宏大的视野和真实的细节,讲述了渡江战役期间,靖江人民克服各种困难为解放军战士筹集船只和粮草,筑路架桥,冒着炮火运送大军渡江的光辉事迹,同时全面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波澜壮阔和伟大胜利。
部分画面
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
刘伯承整理的《渡江战术注意事项》
解放军千帆竞发
攻占滩头阵地
《东线第一帆》的摄制历时一年多,期间拍摄走访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涉及众多战斗原址、标志性渡口和纪念馆舍;调阅研读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和文献书籍,包含了汪青辰回忆录手稿和陶平章调粮工作来信等珍稀稿件;
采访了当年渡江老战士、地方干部后人、地下党员、支前民工船工、支前担架队员、支前百姓等亲历者和专家研究员共百余人。
采访中,叶飞将军的女儿叶薇薇深情回忆了叶飞将军和靖江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她说:
“吃到苏中的粮食眼泪都掉出来了,真是人民群众救了部队,我父亲一直讲,到了苏中就像回了家,苏中老百姓就跟我们的父母一样。”
时为中共靖江县委秘密党员的朱根勋,也生动描述了当时的靖江县委嘱咐秘密党员绘制靖江地图,为解放军提供在靖江居住的详细分布图这一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陈晋则精彩剖析了渡江战役前夕国民党的“和谈”阴谋与共产党的英明决策,以及渡江战役的胜利对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影响等。
还有施光礼、张一飞等八位90岁以上老战士,也在采访中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当年的故事,为本片注入了强大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本片的后期制作,经历了反复的打磨与完善,通过创造性编排剪辑和逼真的动画制作,实现了实景拍摄、情景再现、细节还原等多种视觉效果的有机融合。
力求以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渡江战役的背景与过程,镌刻住千帆竞发、军民同心的伟大历史时刻,塑造了“特等功臣”秦长贵、“渡江第一船”王小弟等一批可歌可泣、无畏顽强的英雄模范形象。
靖江人民秉持“东线第一帆”精神担当实干、奋勇直前,不仅当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东线第一帆”,也做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东线第一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希望通过本片的创作完成向伟大祖国献礼。
该片共三集,分别为第一集《对峙长江》、第二集《渡江前夜》、第三集《千帆竞发》,每集30分钟,将于2019年8月12日至8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四套黄金时间晚上8:00至8:30《国家记忆》栏目隆重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