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楼(唐尧文化丨《唐尧圣迹》系列之固城“唐尧第一帝都”)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从《中国古代地图集》、《中国历代名人词典》、《道志·五帝都》、《中华都城要览》等文献中,得出确凿无误的结论:“唐尧初都唐县”。

唐尧第一个都城在唐县何处?《中华大字典》(上海中华书局1915年版缩印本)释“唐”条(14)载:“唐,地名。唐尧、夏禹所都之墟。周成王封母弟叔虞,汉置唐县,属冀州中山国,即今直隶唐县治”。《大清一统志》曰:“唐县故城,在今唐县东北,汉治县。本尧所封国。春秋时北燕之邑也。春秋昭公十二年,齐高偃率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齐纳北燕伯于唐’。杜预注:‘阳’即‘唐’,燕别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阳邑,一作唐邑,在今河北唐县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北燕》图上,唐县故城处标有“阳(唐)。”以上古籍所记,唐尧第一帝都就是唐县故城,后来讹传为“固城”,即今南、北固城村所在地。

直到今天,两个故城村里的七八十岁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唐帝治所城墙的四至——北城墙在现在北故城村北,南城墙在现在的南故城村中间,XX家的房子压了东南角,XX家的院子占了东北角。据说,在晋代村西北马耳山下来的的洪水把城池冲成了两半,形成了现在两个村中间的大深沟(大道)。老年人还说,城墙都是夯土打成,历经几千年,雨水冲刷,自然剥蚀,再加上人们垫圈挖城墙的土,盖房占城墙作地基,现在要想看遗迹必须到人家儿院子里去找。胡玉芬家里的“尧井”十来年前还有水。

固城村老年人述说故城历史(张庆学摄)

另据张孝林先生考证:“唐尧西迁后,唐尧后裔刘姓子民坚守故地,西周宣王姬静灭刘国后,这里成为废墟。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又有人定居创业,又出现了历史上的繁华,于是有了史书广为记载的‘阳邑’、‘唐邑’、‘唐’、‘阳’古地名。西汉高帝置县时,不忘唐尧恩德,弘扬唐尧伟业,沿用‘唐尧’、‘唐国’、‘唐邑’之名,定名‘唐县’。而且,又把治所设在始祖唐尧的古帝都遗址上,又在此建县城。”遗憾的是,即使汉代县城也“仅存有东北角一段残城墙,长约19米,宽9米,最高处3.2米,夯土而成,夯层分明,每层6-8厘米。遗址上暴露有大量绳纹夹砂灰陶和红陶器残片”(《唐县文物志》语)。又据专家考证,原城池“修建于汉景帝年间,周长2500米,有九门九关,西、东、南各有二门,北有三门。”据村里年长者说:“城门是砖石结构。北中门曰“吉星”,上有吉星楼;现在仅存的北西门上面曾有‘老母庙’”。

固城村古城门(韩海山摄)

村西北一公里处有史书广为记载的历史名山“尧山”(顺平县称“伊祁山”),因为帝都就在山下,唐尧想念住在庆都山的母亲时,就经常登山向南眺望,因而也就有了“北登尧山,南望庆都山”这句非常著名的记述

站在尧山望都山(韩海山摄)

又因为唐尧多年在尧山一带活动,后人在尧山之阳修建了尧庙,以追念唐尧大帝。建尧庙的地方史称“龙母巘(yan)”。

尧山之阳龙母巘(韩海山摄)

清光绪《唐县志》对此处描述得特别生动:“龙母巘,在县东北故城村。三面高山环绕,独出一原,阔十余亩,高数十丈,上建龙母宫故名。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树木葱茏,幽雅宜人。有八角琉璃台,台前榭树二株,南株空角,北株结子,俗谓之男公北母也。”

龙母巘上的尧母庙、尧庙(韩海山摄)

张孝林先生对龙母巘另有考证——当年是尧庙建在这里。为什么后来改成“龙母庙”了?他说,东汉章帝刘妲封尧母庆都为“灵台大母”,庆都开始入庙成神,享受祭祀。后来受“母以子贵”古训影响,逐渐将尧庙改建成尧母庙了。久之,乡民逢旱到尧母庙求雨,又渐渐地叫“龙母庙”了;此小山头也就叫“龙母巘”了。他建议,现在应该正名为“尧母巘”。

尧母塑像(韩海山摄)

2006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渠抢救性文物发掘,在南故城村东南出土大量“城市垃圾”,应该是故城作为唐尧帝都的又一佐证。

2013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尧的传说”获入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县人民政府认真落实省政府批文要求,积极实施保护传承工程,在南、北固城村中间修建了活化建筑物“唐尧第一帝都”碑亭。

唐尧第一帝都 (韩海山摄)

(碑阳文字):

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尧的传说”之

唐 尧 第 一 帝 都

唐县人民政府立

公元二〇一五年十月

(碑阴)唐尧第一帝都碑亭修建记

大凡研究古帝都之典籍,如大宋《五帝都》、当代《中华都城要览》,皆曰唐尧初都唐县;《中华大字典》等载唐邑“唐尧夏禹所都之墟”。考诸史籍、历史地图集,唐邑(阳邑、唐、阳)即今尧山之阳故城(后讹为固城),晋时遭遇洪水一分为二,即今南、北故城两个村。当年,帝挚居长继任帝位,九年毫无政绩,而封于唐地的尧颇有丰功,诸侯归之,挚让帝位。尧在封地唐受禅称帝,在故城建都;后因水患西迁平阳、晋阳,故城便称为唐尧第一帝都。帝尧思念母亲,常“北登尧山,南望庆都山”。“唐尧的传说”耳承口传几千秋,今逢盛世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唐县政府为保护唐尧圣迹修建碑亭,昭示后人永远传承唐尧盛德。

唐尧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海山撰文 公元二〇一五年十月

本文作者:韩海山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人道和发展投入-
下一篇:宁夏中卫沙坡头区:多措并举促消费中卫市沙坡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