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郡(乡土历史:高凉的历史沿革)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高凉县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岭南的高凉县是这样注释的:“高凉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市北。东晋废,南朝梁复以安宁县改名,治所在今阳江市西。唐武德四年又改为西平县。”

高凉县属于当时的合浦郡管辖。高凉县地域,据清道光《广东通志》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日:桓合,县五;…… 高凉:今肇庆府阳春、阳江、恩平,高州府茂名、电白、化州、吴川,罗定州东安诸州郡地。”这就是高凉大县的来由和概况,县治所在阳江市阳东区北30里的大 八镇的古城村。

高凉郡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吴孙权分合浦郡高凉县地立高凉郡和高兴郡,高凉郡治思平(今广东恩平市),领县三:安宁(三国时吴置,今阳江江城至阳东中部地域)、思平(今广东恩平)、高凉(阳东北部至阳春南部小部分地方)。

西晋初太康六年(285年),高兴郡撒消并入高凉郡,郡治西移安宁县城(今广东阳江白沙镇旧州村),小高凉县于东晋时废,其地域并入安宁县和莫阳县。

从西晋太康六年到南朝刘宋初,高凉郡地域恢复到汉高凉县的范围。宋曾一度复立高兴郡,但不久又废。

宋元嘉九年(432年)在大高凉郡西营(今阳西县以西)立宋康郡,郡治广化,其地域是原孙吴置晋并的高兴郡地。

至元嘉十六年分立海昌郡以后,宋康郡地域只含今阳西及电白的东南部。

宋元嘉九年后的高凉郡由于西营分立了宋康、海昌二郡。

梁大通中(528年)于高凉郡立高州,治高凉县 (安宁县改名),首任剌史为原西江督护孙同。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决定撒并县,将原高、罗二县并为高凉郡,数十个县并为九县,实行郡 辖县二级政区制。

武德四年(621年)在原高凉郡阳春县地置春州,辖阳春县(今阳春东部)、罗水县、流南县、西城县。

武德六年(623年),唐朝将余下的齐安县(恩平)、高凉(武德四年改名西平县)、杜陵、电白、潘水、茂名及武德五年才从泷州(永熙郡)划来的良德县 ,复置的南巴县组成高州(高凉郡),治西平县(原高凉县)。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分出西平、齐安、杜陵三县置恩州,治西平。其余的电白、良德、连江、南巴、潘水为后高州地域,治所也从西平(阳江)迁到良德城 (高州水库区)。

高凉郡

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废州复郡,高州废,高凉郡立,仍治保安县。这是后高凉,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正式设高凉郡建制,仍领三县。至德二载 (757年)保安改名保宁,乾元元年(758年)高凉郡废 复置高州,地域与后高凉同。大历十一年(776年),从保宁迁州治至电白县治(今高州长坡旧城村)。至此,高州、高凉郡治连江(保安、保宁)达63年。

此后至宋、元、明、清,高凉故地政区称州、路、府,至民国初被废。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故宫文物南迁(衣冠南渡: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那些事儿)
下一篇:白山机场(吉林机场集团机务工程部长白山分部开展复航演练和安全生产承诺践诺签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