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会喝酒,也没资格喝酒,很讨厌酗酒耍酒疯的人,但是喜欢看大人们在酒席上兴高采烈的样子。年轻的时候似乎没有经历过什么,上了年纪,经历丰富了,对健康和人情世故的认知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的生活中离不开酒了。
平时除了工作应酬浅尝辄止外,闲暇之余,我喜欢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小酌一杯,品味酒杯中的柔情,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谐……
城区“解封”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四个在襄阳工作的南阳籍老乡在饭店小聚。内乡的庞老乡拿来了两瓶灰头土脸的土陶瓶酒,只见土陶酒瓶上刻了三个飘逸的行书大字“陶岔酒”。众人落座,不等菜肴上齐,做东的庞老乡便站起来说起了开场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两瓶洞藏了几十年的家乡酒是一个陶岔亲戚送给我的。“封控”期间,心里一直在想着兄弟们,舍不得独饮,咱们好久不见,为庆祝“解封”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特地从家里拿出来仅有的这两瓶家乡酒与兄弟们一起共享!
曾在南阳酒厂当过质检员的王老乡,接过话茬激动地说:“咱们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犹如咱家乡这陈年老酒,愈久弥香。今天我决定破戒了,说啥我们也要干一杯。我不是戒不了酒,我是戒不了兄弟呀”!
“庞弟的心意我们都感受到了”!邓县(今邓州市)的张老师也打开了话匣子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谈笑间,其乐融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四个南阳老乡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几个回合下来,一瓶满是家乡味的陶岔酒就见底了。另外一瓶陶岔酒很快又摆上了桌子……
只要兄弟感情深,端起酒杯就开心。望着畅饮陶岔酒的老乡兄弟们,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曾经在陶岔南水北调引丹工程大会战工地上奋斗过的三哥。要是三哥还在世的话,我们坐一起喝一杯酒拍拍话该有多好啊!
我哥是家里的长子,在堂兄弟中排名老三,我从小称他三哥。
三哥是个勤劳的人。自从小学毕业就跟随父亲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割草、放羊、拾粪、拉车,样样都干。盛年时,他响应县里和大队的号召,自带口粮和铺盖,参加了陶岔村石盘岗的引丹工程大会战。在那个国力贫弱、民生艰辛的年代,邓县数十万的青壮年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撸起袖子,光着膀子,靠自己的血肉之躯,用几近原始的作业方式,炸石开山、人拉肩扛、运料铺路、拦江筑坝。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成就了今人无法想象、世人叹为观止的渠首。三哥在陶岔工地上干了二、三年,落下了哮喘、气管炎的毛病,才离开了陶岔工地,回家学了个“泥水匠”的手艺。三哥步入老年以后,气管炎和哮喘病经常发作,时不时地胸闷、气喘、咳嗽,天天得口服平喘的药物才能控制住哮喘病的发作。虽然重体力活干不了了,但是他仍然闲不住,养鸡养猪,清扫庭院,拾掇柴禾,帮助三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说,劳动贯穿了三哥的一生。有一次我回老家,遇到一邻居老人,说,你看你哥大门前那一人多高的硬柴垛,一捆一捆的,码得多整齐呀!真不愧是个能工巧匠出身,他身上充满了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
三哥是个善良的人。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后,就有人对三哥说,你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有贡献的人,当年在陶岔引丹工程大会战时落下了病根,如今你生活困难,可以向政府上访申请生活补助。三哥却摆摆手说算了,我与那些在引丹大会战中牺牲和伤残的人相比算是幸运的人了,我还能干,生活还过得去,不需要国家补助。
三哥一生与人为善,为人厚道,从不抹牌赌博,总是善待乡邻。在老家杨魏营,三哥没钱没权也没有势,人缘关系却极好。谁家有盖房修屋的泥工活,都常常请他去帮忙或指导,他一概欣然接受从不推辞,有时候忙不过来就把自家地里的活先停下。总觉得别人找自己帮忙是人家看得起自己,大有受宠若惊之感,不帮忙的话就象对不起朋友一样。他以他的善良,赢得了民心,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与好评。
去年五月的一天,我应邀回老家参加同学会,酒足饭饱后,我和尚光聚等同学们在红庙学母校参观图书室时偶遇到了尚光聚的大哥,他问我,你认识杨魏营的杨明先吧?杨明先是我哥,我回答道。光聚的大哥兴奋地说,你哥是个好人啊!当年你哥学习成绩好,班主任说你哥从来没有背后说过哪个同学一句坏话,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帮我联系一下我的老同学,我想请他喝个酒!我说联系不上了,他去世将近一年了,光聚的大哥听了十分遗憾,惋惜不已……
三哥是我走向社会的引路人。他比我大十八岁,从小到大见证了我的成长。
1988夏天的一个下午,三哥买回来一辆纯黑色的飞鹰牌28大梁自行车。三哥在三嫂的帮助下用绿色胶带缠了大梁,又用黑色胶带把车架子缠好后,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到房后的打麦场里教我学骑车。在空旷的打麦场里我很快学会了上车、下车,觉得骑自行车挺简单的,骑着骑着就有点儿骄傲了,竟然往打麦场东边的大路上行驶了,渐渐地把三哥甩在后面。当我风驰电掣般地骑到寺后张十字路口时,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冷不防遇到行人横穿马路,躲闪不及,慌张中捏紧了前闸,行人有惊无险,安然无恙,我却连人带车摔倒在地,疼得我龇牙咧嘴的动弹不了。三哥一路小跑喘着粗气赶过来,拉起我,看我膝盖蹭破了皮,并没有责怪我摔坏了新车子,只是生气地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骑恁快弄啥?初学骑车子要慢要稳,还要会拐弯会刹车,更重要的是要往前看往远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以后走向社会了,为人处事也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看长远些……
第二天一大早,三哥在打麦场教我学习如何使用铃铛提醒行人,如何使用车闸减速拐弯、停车,至到学熟练了才允许我重新上路练习。
在杨魏营到扁担张、尚家寨这条沙土路上又反复练习了二天,三哥看我车技熟练了才同意我和小伙伴们骑车子去了较远的赵集街、贾宋街,后来我又单独骑自行车去了更远的县城、镇平等地方,再也没有出过事故。再后来,我走进了都市,离家越来越远……
参加工作以后,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地工作,从不偷机取巧。 现在,虽然家里的车子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我至今仍然怀念跟三哥学骑自行车的那段时光。
父母驾鹤西去以后,兄弟姊妹就成了最珍贵的亲情。每次回老家,三哥都要陪我喝上几杯酒。
2020年6月的一天中午,在三哥家喝酒时,我跟他说,明天我带你到襄阳住几天,去唐城影视基地看看唐朝时期的宫殿和御花园,顺便到你曾经奋斗过的渠首景区逛逛。他笑呵呵地说,好啊,你先忙你的工作,等你退休没事了,我们可一起去看看。没想到一个月后三哥就病重住院了,当我赶到邓州中心医院探望的时候,三哥已经有气无力说不出话来。三哥走了,走的那么匆忙那么猝不及防。我勤劳、善良的三哥突然离开了我们,给我留下了永久的懊悔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酒逢知己千杯少,老乡兄弟们喝光了二瓶陶岔酒,相约下个月再聚。白居易的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就是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哥走了,再也不能陪我喝酒了……喝酒,喝的不是酒,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和心里的慰籍。这两瓶陶岔酒,不仅加深了老乡兄弟之间的情谊,也让我想起了三哥过去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忆起了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