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长城修筑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晋代,与八达岭、山海关等北方长城一样,其修建目的首先是抵御外敌侵犯。在防止海盗和倭寇侵扰的同时,临海长城还有防汛的功能。历史上每逢洪水泛滥,或遇东海回潮,临海古城必被水淹,故晋代以来,历朝都在沿江修筑城坝,屡毁屡筑,不断加固,使临海长城形同防洪堤坝,所以临海长城也被称作“水长城”。
江南长城是台州古城墙的雅号。1995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完毕之后,程思远先生题:“江南长城”。随后,几乎每年都举办“江南长城节”。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渐成具有固定特色的节庆活动。江南长城也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
据史料说: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台州诸城,在抗倭名将谭抡、戚继光的领导下,台州府城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修建,成为抵御外国侵略的重要手段,古城基本形成了现时的规模。至今仍有五个城门和四个瓮城及八个敌台、13只墩台(烽火台),古风犹存。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临海市于1995年8月发起修复古城墙活动,历经沧桑的古城墙焕发了青春。我们每一个临海市民都出钱了(我转业至今,户籍一直在临海)。修复后的古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把台州老城紧紧围绕。全长5000余公尺。临海古城沿江修筑,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飞舞盘旋,雄险壮观。登城远眺,江海滔滔,古城秀美,与北方长城有着迥然不同的景观,但其雄浑的韵味却深深相通。
专家赞喻:江南长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