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著。
十二年乙未(此处8个字印得模糊,不可辨认)
诏蠲免顺治八年九年民欠銭糧通志
時大學士洪承疇經畧五省駐長沙偏沅巡撫袁廓宇總兵許天寵多方撫?州人咸引領以望
二,断句和使用简写字。
(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
诏蠲免顺治八年、九年民欠钱粮(通志)
时大学士洪承畴经略五省,驻长沙。偏沅巡抚袁廓宇、总兵许天宠多方抚恤,(武冈)州人咸引领以望王师。
三,解释。
“时大学土洪承畴经略五省”:这时大学士洪承畴经营管辖五省。此时洪承畴的官职为五省总督。五省指湖广省,广东省,广西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在整个明朝一代,后来的湖南和湖北称为湖广行省,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才开始进行分治。南为湖南布政使司,省会长沙;北为湖北布政使司,省会武昌。但是,直到1724年才真正实施南北分治,史称“南北分闱“,从此湖南学子不要渡过浩瀚的洞庭湖,远赴武昌参加科举考试!另外,其中“总兵许天宠”并非是当时武冈总兵。当时,1655年1月17日,许天宠正式担任湖广等处地方军事中路总兵官。
偏沅巡抚:偏沅巡抚始设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军)。1595年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土皇帝杨应龙反叛,一时攻城掠地,气焰嚣張。从北宋开始,至此700多年里,杨家盘踞在这里,受历朝封爵,世代受尊。
为彻底平叛安民,并加强对湖广西南地区管理的中央集权,明朝于1600年,暂设巡抚于偏沅。开始设置在偏桥镇(今贵州省施秉县偏桥镇),后移至沅州(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有的史书还另有记载:“平时驻沅州,战时驻偏桥镇”。明朝第一任偏沅巡抚是支可大,他是由湖广巡抚的身份走马上任的。清康熙三年(1664年),偏沅巡抚始移驻长沙,直到雍正二年,始易名为“湖南巡抚”。所以史学家说:先有偏沅,后有湖南。
四,洪承畴生平简介。
福建泉州人,出生于1595年。曾祖至父,皆中秀才、贡生。但读书人不懂生计,到洪承畴时,家庭已经很贫困了。他读了几年私熟,11岁时辍学卖豆腐干谋生。边卖边在一学堂窗外听课。那名先生就让他进室听讲,并不收学费。这名先生上京赶考后,又失学。一天他送豆腐干给沈百万,他是当地巨富,又乐善好施,江湖名号沈百万,天下皆知。沈百万阅人无数,见其天庭饱满,器宇不凡,断定他日后必成大器,就供他衣食住行,并请天下名师教他。他感恩不尽,发誓认真读书,将来好来报答。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2岁的他一举考中举人,次年殿试,中二甲进士。自此担任军政要职。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围攻韩城,洪承畴奉命出兵,身先士卒,杀死三百,韩城之围,迎刃而解。自此,进入军界。后来在与农民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胜,就被崇祯封为兵部尚书。洪承畴发迹后,一番运作,让沈百万当了大官,沈百万非常得意。正所谓钱财如粪土,臭不可闻;官爵是金银,光耀史册。我们看到,族谱和墓碑记载先人事迹时,就要写上其生平最高官职,刻下其最高封爵,此乃光宗耀祖也。沈百万慧眼如炬,终得厚报,被当地人传为美谈,直到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仍为福建人民所津津乐道。
1642年,崇祯十五年,洪承畴带兵二十万与清军作战,大败,被俘。
正史记载:洪承畴被俘后,清朝文武大臣来劝降,他不为所动;昔日降清的明朝重臣来劝降,他更是愤怒声讨。他坚决不降,绝食守节。吓得皇太极亲自来见,并把自己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洪承畴深为感动,就降清反明了!
江湖野史记裁:洪承畴绝食几日,有点头晕眼花了。一天,正处在昏昏沉沉的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置身于鲜花绿叶中,鲜花娇艳欲滴,馨香漫溢。突然两瓣红艳闪光的花儿紧贴着他那已经干燥苍白的嘴唇,这两瓣花儿无比湿润滑溜,其源源不断渗出的甜美甘露,源源不断滑入他的喉咙……这是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美妙快乐。
原来是无比美丽,风情万种的孝庄太后正嘴对嘴给他喂人参汤。
洪承畴张开眼,只见床边的孝庄太后发饰闪闪发光,尽显高贵;双眼汪洋一片,含情脉脉,无穷无尽;柔美小囗,樱桃半吞半吐,景象万千……
洪承畴看呆了!
孝庄太后把他扶起来:英雄,起来吧!我最崇拜你!
孝庄太后脱去外衣,玉体若隐若现,双眼中的秋波开始如火山爆发般泛滥开来。
洪承畴热血沸腾,急不可待地要最终欣赏孝庄太后那裸露的高山流水的至美风景……
死视如归,驰骋沙场的一代名将终于陷于温柔脂粉阵中,大干了一场!于是他降清了!这是以柔克刚,最终大获全胜的光辉案例!
他掌握明朝军政最高机密,降清后位居清朝最高决策层,皇太极无不采纳他的建议,接纳吴三桂投降,联合杀败李自成。在消灭南明政权过程中,建言招纳故明遗臣,以招抚为主,以剿灭为辅。
对于清朝来说,他居功至伟。因此,他的投降,被称为明亡清兴的历史转折点。
20O6年1月16日,洪承畴的老家,洪承畴纪念园隆重开园,园内挂有“爱民即是大英雄的匾額”。
五,点评。
洪承畴被俘后,绝食守节。皇太极亲自见他,见天气寒冷,洪承畴衣服单薄,就亲自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并非仅仅是礼贤名将,而是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
发肤受之父母,是指血脉来源,因此父母最亲。衣服蔽体御寒,是指两者距离,因此衣服最贴身。最贴身的是内衣,叫衷衣,被赋予了最深厚的情感,于是就有了“衷心感谢”、“由衷祝愿”等词语。在古代,衣饰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其他人不可僭越穿上。皇太极身穿的这件貂裘具有皇帝身份的象征,把它披在洪承畴身上,在情感上至深至厚,也暗示洪承畴,只要你投降,我当清朝老大,你当清朝老二。洪承畴心知肚明,果然降了。
可见,皇太极对中原文化了如指掌。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取敌军首领之首为下,让敌军首领为我所用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