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货?
好久没去了,那还有人去呢?
什么,拆了?!
绝对不行!
没错,这就是老塘沽人态度,我可以不去洋货,但是洋货不能没有!说到底,洋货在老塘沽人心中已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尽管它现在的境况让很多人觉得意料之中,可又难免唏嘘,“当年红遍京津冀的洋货,怎么就这么落寞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多老地标不仅没了当年的风光,甚至在逐渐消失。幸运的是,洋货,终于等来了新的机遇。
2022年,滨海新区最火的关键词——
城市更新
你甚至可以用简单的老城区改造来理解,但绝对是升级版的,改造的不仅是“面子”上的工程,更是由外而内的全新规划和布局。
塘沽洋货市场,是华北地区首个专门进行进口货交易的市场。20年前,如果有人想在洋货干个小买卖,那真的“一铺难求”,想摆摊就得找人。江湖上至今还有关于老洋货的传说。
最早的洋货是海员带回来的东西拿来卖,小到手表、皮带,大到摩托、单车,只要顾客想买,几乎都能在这里买到。按照现在的话说,当时的洋货市场就是潮流时尚打卡地!
当时去洋货市场的时候还是一条小马路,纯摆摊儿的,记得当时花了350来块钱买了双皮鞋,质量还行。后来又买了一辆本田NSR250SP,但是听说都是翻新货,不过骑行感受也还不错。自从洋货市场进了大棚之后,味道就变了。
——小窗儿邻居
大约在00年左右的时候,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当初的洋货市场变得越来越不洋货了,反倒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冒牌货代言人。人们也聪明了,价格对半再对半地砍……但,假冒终究风光不了多久……洋货市场也逐渐销声匿迹,北京人再也不来了。
作为塘沽商圈的“前辈”
洋货市场这次的更新改造
让原本落寞萧条的商圈
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而这个希望具体反映在——
依托洋货市场及周边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洋”货品牌效应,高质量打造洋货市场旅游示范街。
整合盘活辖区市场商铺、办公楼与闲置土地,加强闲置楼宇资源“二次开发”,推动洋货市场等项目取得突破,通过腾笼换企、创新运营模式等,促进投资项目与空置载体间的匹配,降低楼宇空置率,提高贡献度。
利用洋货市场品牌效应,引入实力强的企业,聚焦会展业态布局各类商品展销。探索跨境电商试点,发展免税经济,加快在洋货市场等重点商圈布局免税购物商店,吸引东北、西北、京津冀周边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培育发展一批“博览会”“时尚周”“消费展”等产品和服务消费新平台,真正形成国际洋货品进口集散地。
前不久,北方网也发布了关于洋货市场改造新进展:目前已完成前期服务商招标工作,下一步计划由街道带领前期服务商开展更新意愿调查等工作。
改造之后的洋货市场,小窗儿忍不住开始畅想它的未来——
洋货市场离不开洋货,而滨海新区有自贸区、综保区,进口洋货不管是从天津港进关,从空港进入,还是中欧班列,海陆空三种途径,可以网罗世界各地的“洋货”。
跨境电商、免税店什么的最香了!洋货市场里的商店现场看货,然后自贸区直接清关邮寄到家中,老塘沽人24小时内就能收货,京津冀1-3天妥妥滴就能坐等收货,这种购物体验,真是非一般的感觉。
也甭羡慕海南的自由贸易港,更不用期待西安的不倒翁网红小姐姐,在洋货市场一切皆有可能。那么多洋货商品,咱们直播间刷起来,网红小姐姐走起来,分分钟就能把洋货带往全国各地。
而洋货市场,也将重回旅游打卡地儿的巅峰,随之而来的产业,必定会让这里炽手可热。
编辑:滨海视窗
邮箱 156-9225-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