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人口普查数据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
第一次,1953年601938035人
第二次,1964年723070269人
第三次,1982年1031882511人
第四次,1990年1160017381人
第五次,2000年1295330000人
第六次,2010年1370536875人
全国人口第七次普查我国现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56个民族
回族人口1058万,排少数民族人口第二。。
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排行:第一壮族(16926381人),第二回族(10586087人),第三满族(10387958人),第四维吾尔族(10069346人),因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指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统计结果就是:壮族1692万多人,回族1058万多人,满族1038万多人,维吾尔族1006万多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官方结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
(一)人口总量。
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第七次人口普查千万人口城市排名
1、重庆:人口超过3000万。
2、上海:将近三千万人。
3、北京:比上海少一点。
4、成都:超过两千万人。
5、天津:将近两千万人。
6、广州:两千万不到。
7、深圳:1800万人。
8、武汉:1500万人。
9、石家庄:1400万人。
10、哈尔滨:1200万人。
11、苏州:1200万人。
12、临沂: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过去3年增加了30万人口,年均增加10万。
13、郑州:1000万人。
14、南阳:1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