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的底蕴是文化。永州是一座历史厚重的文化名城。永州古称零陵,因中华人文始祖舜帝葬于境内九嶷山而得名,是我国夏朝之前就已出现的34处古地名之一,秦置零陵县,汉(武帝)置零陵郡,隋置永州总管府,从此零陵、永州一地两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设郡置府历史,是湖南省四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34处国家级和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全省之首,拥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85个中国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资源大市。这里发现了最早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化石、目前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样本,以及可以拼合成型的釜型原始陶片,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这里孕育了璀璨多姿的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成为湖湘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特别是理学鼻祖周敦颐构建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发展影响深远,岳麓书院赞其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里诞生了黄盖、怀素、周敦颐、何绍基、唐生智等历史名人,涌现出李达、陶铸、江华、何宝珍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红军长征经过永州10个县区,血战湘江,留下了红34师师长陈树湘 “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
“十四五”时期,永州将紧紧围绕“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的目标,力争以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步伐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GDP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5em;">(一)全力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新兴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培优、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军民融合发展、品牌提升“六大工程”,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轻纺箱包制鞋、先进装备制造六大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制造强市”。二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增量提质、潇湘人才行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七大计划”,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实现“科技强市”。三是打造改革开放高地。突出抓好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放管服”、社会治理“五大改革”,大力实施对接大产业、拓展大合作、构筑大通关、推进大招商、优化大环境“五大开放行动”,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开放强市”。
(三)着力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一是壮大“一核”:加快推进零冷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做强“两轴”:着力在市域北部打造以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三是优化“三圈”: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祁阳、东安、双牌一体化发展,打造30分钟“同城圈”;推进中心城区与县及县域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提升相互之间经济协作、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打造60分钟“协同圈”;利用高铁、航空快速通道,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湖南自贸区、海南自贸港和东盟,形成90分钟“融入圈”。